【戰略快評】強化社會防衛韌性 遏制混合戰威脅
◎李俊毅
今年11月17至18日,位於波羅的海的2條海底光纖電纜遭到破壞。一條是銜接立陶宛和瑞典哥特蘭島的「波羅的海東西聯結海底電纜」(BCS East-West Interlink),另一條是連結芬蘭赫爾辛基與德國東北方海港城市羅斯托克的C-Lion1。兩起事件的原因初步排除設備故障,事發前航經該地的中國大陸貨輪「伊鵬3」被指涉嫌。在烏俄戰爭的脈絡下,加以波羅的海地區近幾年發生數次海底管線遭破壞情事,這兩起事件引發相關國家關切。瑞典與立陶宛國防部長稱,該事件應置於俄國對周邊國家的威脅及其「混合行動」的脈絡評估。芬蘭與德國外交部長亦指,當前歐洲面臨的安全威脅不僅是俄國,也包括其他惡意行為者的「混合戰」。
在數位時代,國家經濟高度仰賴數據的傳遞與使用。就當前國際海纜的密度而言,一國欲以斷纜的方式阻斷另一國的資訊,從而嚴重打擊其經濟與社會民心,需要持續且公開的攻擊,實務上並不容易。然而,若一國的目的是干擾他國正常社會功能之運作,傳遞某種隱蔽的政治外交訊號,則斷纜是相對容易的行動。國際海纜的分布是公開資訊,原本的目的是希望各界注意以避免破壞,但卻成為有心人的目標。一國若以民事船隻甚或祕密行動破壞海底電纜,既可否認與卸責,亦可藉目標國或其他國家的懷疑與揣測,營造恐懼或不安的氛圍。此次兩起斷纜事件發生後,即有論者暗示或與瑞典及芬蘭加入北約有關。
迄今各國對海底電纜與管線遭破壞情事尚無完善的應對。纜線維修時程需視專責的國際電信承包商之排程,且所費不貲。面對可能的破壞者,歸因的困難導致受影響國家不易提出嚇阻或反制策略,因為這些作法反而容易被指為升高局勢。事件的調查與釐清則歷時數月甚至更久,亦未必有明確的調查結果。一個雖不理想但必要的因應方式,是相關單位即時的協調與對內、外溝通。
此次兩起事件發生後,4個當事國包括外交或國防部長對外發聲,向可能的發起國暗示各國已有防備並嚴密關注局勢;警察或司法單位公開宣示進行調查;瑞典的民防部長並透過媒體,傳達該國軍方與海巡對事發當時相關水域船隻行蹤的掌握、警政部門對事件的調查,以及向公眾示警情勢的嚴重性。這些舉措顯示政府內部與各國的協調與準備,既警告潛在對手,又藉資訊的公開維繫社會大眾的信任,其政府溝通策略是臺灣可參考的經驗。
現今資訊化時代,網路已是民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臺灣在發生危機而遭斷纜的情況下,重要經濟或社會功能可能受到哪些衝擊、造成何等不便,以及相關單位的應變作法等,也可納入政府對社會溝通的一環,使民眾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與心理準備,從而提升社會韌性。
(作者為國防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