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F-47 美中軍備競賽

不久前美國川普總統在白宮宣布第六代戰機定案。美國將重啟下世代空優(NGAD)計畫,由波音公司得標,型號定名為F-47,以取代F-22。川普用多個最高級形容詞描繪這款戰機,並強調5年來已試飛多次,搶回「第一款試飛的第六代戰機」榮譽。對擔憂美國軍事科技已被中國大陸趕超的軍事迷來說,能恢復相當信心。

但由於川普的浮誇性格,難免會讓外界疑慮。川普說法和專家不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已表明試飛的是驗證機。而從驗證機到原型機,再到量產,通常要15年。川普宣稱要在任內量產的機率很低,合理推估應在10年後。

2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要求軍方提出削減開支方案,以未來5年每年減少8%為目標。若如此,5年後美國國防預算將只有現在的一半,約4千多億美金。現在NGAD重啟,在經費排擠下,美國空軍必須刪除某些項目,進而削弱整體戰力。

既然打造F-47,那F-22延壽到2060年的升級計畫還要不要繼續?如果繼續,10年後F-47將取代F-22,豈不浪費空軍已稀缺的資金?如果不,F-47服役前的10年空檔,沒有升級而仍使用30年前航電設備的F-22,如何應對擁有新一代電子戰力的殲20?軍事學者都同意電子戰在當代戰爭的功能。簡單來說,就是電子戰力如果較對方先進一代,就能讓對方武器系統失效。

美軍縮減經費,是要配合聯邦政府的財政撙節政策。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川普請科技天才馬斯克操刀,希望能刪減財政預算,以免國債愈堆愈高,最後爆掉,讓美元「一文不值」。雖然績效不如馬斯克的預期,但美國政府願意正視國債太高的問題,卻讓全球資本市場維持對美元的信任,資金並沒有顯著地離開美國。

然而,如果馬斯克的撙節失敗,美國政府仍不斷以債養債,每年利息支出超過1兆美金,還繼續上升,那麼市場就可能失去信心而危及美元地位。

因此,重啟NGAD,就讓人擔心美國是否踏進與中國軍備競賽的陷阱,而危及馬斯克的財政撙節計畫。許多人認為,川普決心打造F-47是受到去年底中國兩架第六代戰機試飛的刺激。但美國沒有條件一方面撙節財政支出,另一方面又加入軍備競賽。兩者只能二選一。如果川普不能抗拒中國軍事科技挑釁的誘惑,財政撙節將失敗。極端情況就是國債繼續飆高,終至美元崩盤。

綜合而論,川普對F-47戰機的決策有些草率,似乎沒有經過空軍各層級的縝密討論後就直接決定,宣傳意味較濃。川普的領導風格,讓他的閣員經常為了迎合他而不願據理力爭,這將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品質,只留下川普的強人形象。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