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短缺 應健全供應鏈及品管
全球感染症抗藥性危機升高,每年約500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臨床偶而已出現無藥可用的窘境,顯示抗生素藥品短缺已成為攸關人命的重要課題。臺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張豫立指出,由於藥廠研發抗生素的成本高、獲利有限,導致研發意願低落,呼籲政府正視此問題,可以考慮透過挹注資金、加速藥品審查過程、延長藥品專利期,並給予合理健保核價等策略,來鼓勵藥廠開發抗生素,改善短缺問題。
張豫立說明,台灣藥品短缺處理計畫中,抗生素一直是短缺通報名列前5名的類別,由於抗生素所需療程短,不同於慢性病及癌症需要長期服藥,對藥廠而言研發效益較低,造成抗生素研發遇到困難、新藥發展量能不足。因此建議應參照國外經驗,如歐美國家透過相關法案,給予資金投入、提高新藥審查效率來減少廠商的成本花費,並延長藥品專利,確保藥品在市場上的獨賣期,藉此提高廠商開發意願。
不過,放寬條件來縮短審查時間也可能出現安全性疑慮,張豫立舉例,當放寬臨床試驗條件,藥品的副作用和療效經驗只侷限在某群人,就很難完整建立副作用資料;如同新冠疫苗發展,臨床試驗尚未完成三期試驗就權宜開放施打,後來才慢慢蒐集完整資料;因此如何加速審查過程,又能確保藥品安全性,就要由專家的智慧來取捨。
此外,「健保核價」是台灣藥廠決定研發的重要關鍵,張豫立呼籲,健保核價應有合理評估,考量治療效益與社會成本,並訂定適當地板價,減少一味「砍藥價」情況。他以過去盤尼西林發生短缺為例,就是因為健保核價越來越低,導致廠商不敷成本停止供應,最後只好從國外進口,卻需要花超過10倍以上價錢、付出更高代價。
因為台灣資源有限,藥品供應問題難以快速解決,要讓台灣成為研發為主的國家並不容易,目前只能從國外引進新藥,或是本土藥廠選擇做學名藥。然而,即使學名藥成分等同原廠藥,當原料來源或製程不同,仍可能受有效殺菌成分含量、不純物多寡影響品質,造成療效不佳、衍生抗藥性問題。
抗生素品質把關格外重要,張豫立指出,學名藥上市前,除了一般物化性質符合規範,建議將發酵或半合成抗生素,訂定不純物可接受範圍,並增加體外殺菌能力測試,以佐證學名藥與原廠藥標準品等效,減少抗藥性產生的問題;學名藥上市後,也可以透過藥品不良反應及療效不等的通報系統,探討療效或安全性不等的狀況。
張豫立提醒,要減少抗藥性產生,醫師須秉持臨床用藥準則依序使用,病人則應遵照醫囑完成療程,勿自行停藥。若只是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直接使用強效抗生素,一時效果可能很好,但當治療失敗、抗藥性產生,就會沒有後線抗生素可以用,所以一定要遵守治療準則「按部就班」使用,避免抗藥性產生,惡化缺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