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狗拉雪橇追極光、蘇格蘭維京人聖火節、尚比亞野生保護區夜間遊獵...冒險攝影記者最推薦5大夜間體驗旅程一次看!

舞動於挪威峽灣與山脈上方的極光(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舞動於挪威峽灣與山脈上方的極光(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出國旅行,你是屬於天黑後就想回到旅館休息?還是一分一秒都不浪費,直玩到所有景點、店家都打烊才收隊的人?根據旅遊網站統計,夜間行程越來越受到遊客歡迎,去年底冒險記者兼攝影師史黛芬妮・弗米隆(Stephanie Vermillion)在「國家地理」出版了《一生的100個夜晚:世界終極夜遊冒險》(100 Nights of a Lifetime: The World's Ultimate Adventures After Dark),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書中最推薦的夜間體驗~

燒毀維京船是蘇格蘭聖火節的高潮(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燒毀維京船是蘇格蘭聖火節的高潮(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五大夜間體驗推薦】

*挪威・乘坐狗拉雪橇追尋極光

*蘇格蘭・維京人聖火節

*尚比亞・野生保護區夜間遊獵

*智利・阿他加馬沙漠觀星

*夏威夷・與鬼蝠魟一同夜間潛水

*挪威・乘坐狗拉雪橇追尋極光

挪威有一半的國土位於北極圈內,成為欣賞極光好去處!(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挪威有一半的國土位於北極圈內,成為欣賞極光好去處!(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以峽灣景觀著稱,位於斯堪地納維亞半島西部的挪威,同時也是全世界最適合觀賞極光的國家之一。特別是位於北極圈的地區,因為冬天處於永夜的情況,讓每年9月到隔年3月成為最佳追極光時機,事實上即使是春夏兩季依舊存在著極光,只不過因為日照較長或永晝的緣故,無法以肉眼看見!

在挪威乘坐狗拉雪橇追尋極光是非常難得的體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在挪威乘坐狗拉雪橇追尋極光是非常難得的體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乘坐狗拉雪橇穿梭於北極的荒野邊追逐極光,不只是身處於亞洲、甚至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人難以想像的體驗。無論是位於奧福特峽灣(Ofotfjorden)西面、環繞著壯麗群山的那維克(Narvik),或是美麗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 Islands)中最大的海港城市斯沃爾韋爾(Svolvær),都是當地欣賞極光的絕佳地點。

特羅姆瑟是挪威欣賞極光最熱門的地點(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特羅姆瑟是挪威欣賞極光最熱門的地點(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至於挪威最推薦的極光勝地,非特羅姆瑟(Tromsø)莫屬。和前面兩者同樣位於北極圈內,這座出現在北極圈以北350公里處的挪威北部最大城,坐落於峽灣與河流所在的平原之間,受惠於墨西哥灣流,讓它比同樣位於北緯約70度的其他地方還要溫暖,也因此想看極光又怕冷的人,可以有更「溫暖」的選擇。

在市中心就能看見極光,讓特羅姆瑟成為「最方便的極光城市」。(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在市中心就能看見極光,讓特羅姆瑟成為「最方便的極光城市」。(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Westend61)

更棒的是,特羅姆瑟位於極光橢圓區的中央,天氣晴朗的日子,在市中心抬頭就能看見極光,特羅姆瑟大學博物館(Tromsø University Museum)、北極大教堂(Arctic Cathedral)或是鄰近的普瑞斯特瓦涅湖(Lake Prestvannet)等,都是當地適合欣賞極光的地點,也因此讓它贏得「最方便的極光城市」之稱。

在哈士奇的陪伴下展開一趟追尋極光之旅(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哈士奇的陪伴下展開一趟追尋極光之旅(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雖然在搭個公車就能看到極光很棒,不過更推薦前往遼闊的野外、在挪威特有的景觀中欣賞極光。當地旅行團有不少追尋極光之旅,試試在數十隻哈士奇的帶領下,奔馳於樹林間,在野外營地的篝火旁一邊享用點心一邊欣賞極光,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

*蘇格蘭・維京人聖火節

聖火節時打扮成維京戰士的遊行民眾(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聖火節時打扮成維京戰士的遊行民眾(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源自於今日北歐的維京人,是一群由水手、海盜、探險家、巫師、戰士、商人、工匠等組成的部落族群,擅長航海的他們西元8~11世紀時不只橫掃歐洲沿海,甚至前往北極和北美洲東部,在這段盛極一時的維京時代,不只令人聞風喪膽,維京人也為歐洲帶來包括造船技術,北歐神話、盧恩符文占卜等許多深遠的影響⋯⋯

向過去維京傳統致敬的火祭——聖火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向過去維京傳統致敬的火祭——聖火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昔德蘭(Shetland)是英國最北端的領土,距離蘇格蘭本土超過200公里,總共由約100座島嶼組成,其中只有15座有人居住,過去長達500年曾被維京人占據和統治,直到15世紀時才成為蘇格蘭的一部分。儘管維京人早已消聲匿跡,當地有一項傳統聖火節(Up Helly Aa),每年依舊在這座群島的各個社區登場。

只有屬於首領的主戰隊才能在遊行隊伍中打扮成維京戰士(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只有屬於首領的主戰隊才能在遊行隊伍中打扮成維京戰士(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名稱原意為「所有人歡呼聖潔的日子」,聖火節是蘇格蘭的年度盛事,無論颳風下雨甚至下雪,這個像維京人致敬的慶祝活動都不會取消或停止。打扮成維京戰士的遊行者,戴上頭盔、穿上盔甲、手持斧頭或火把,在首領(Guizer Jarl)的帶領下,從城鎮一路遊行到港口或海邊,接著燒毀仿製的維京船,然後唱歌、跳舞、吃吃喝喝,一路慶祝到深夜。

聖火節時在維京船前合照的維京戰士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聖火節時在維京船前合照的維京戰士們(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最大的聖火節於每年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二在勒威克(Lerwick)登場,這座蘇格蘭最北也最東的城鎮,坐落於最大島梅恩蘭島(Mainland)的東岸,它同時也是席德蘭的首府。將近1,000位民眾參與遊行,他們每15~50人分為一支戰隊,不過只有屬於維京首領的主戰隊才能「變身」維京人!首領由聖火節籌辦委員會提議,並由參與活動的民眾票選,主戰隊隊員則由首領或委員會決定。

火燒維京船的場面非常震撼,讓人彷彿置身電影場景。(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火燒維京船的場面非常震撼,讓人彷彿置身電影場景。(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遊行隊伍伴隨著音樂來到港口,在首領一聲令下將火把紛紛扔向維京船,熊熊烈火燃燒的場面非常壯觀,接著群眾高唱戰士安魂曲。根據維京人的傳統,一旦戰爭獲勝就會將船隻燒毀,以此紀念犧牲的戰士,並且相信他們能浴火重生。此外火祭還有另一項含義,象徵一把火燒掉冬天,迎接春天的到來~

*尚比亞・野生保護區夜間遊獵

維多利亞瀑布是尚比亞最知名的景點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維多利亞瀑布是尚比亞最知名的景點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四周被剛果、坦尚尼亞、馬拉威和辛巴威等國包圍的尚比亞(Zambia),是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家,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它在1964年獨立,名稱來自貫穿南部的第一大河贊比西河(Zambezi River)。與辛巴為共享橫跨兩國的維多利亞瀑布,這個國家不只因為擁有全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聞名,更以野生保護區著稱。

尚比亞國家公園內從樹上一躍而下的花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尚比亞國家公園內從樹上一躍而下的花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它超過7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擁有20座國家公園,40%的國土都屬於野生保護區的範圍,豐富的野生動物讓資源,讓尚比亞成為熱門的遊獵(safari)旅遊目的地之一,來到這片沒有圍欄的荒野,可以輕易發現大象、河馬、斑馬和水牛等大型野生動物。

在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內遊獵的旅客(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內遊獵的旅客(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當地遊獵採小規模團體且選擇多樣,除常見搭乘越野車外,還提供泛舟、野營、徒步等方式。其中特別是徒步遊獵,尚比亞可說是發源地,遊客能夠更深入大自然了解動植物的習性,此外還能看到在車上經常錯過的小型野生動物,南盧安瓜國家公園(South Luangwa National Park),就非常適合徒步遊獵。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中夜間出來獵食的獅子(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Collection Mix: Subjects RF)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中夜間出來獵食的獅子(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Collection Mix: Subjects RF)

夜間遊獵也是尚比亞的一大亮點,提供獨一無二的體驗與冒險!隨著日落許多動物陸續登場,其中特別是獅子和花豹等大型貓科動物,越晚越活躍,他們通常在夜晚獵食,因此有機會可以親眼目睹真實的野生世界。其他像是豪豬、鬣狗、蜜獾、麝香貓等,也都是夜間遊獵的明星。

隨著夕陽西下,準備展開一場夜間遊獵的冒險。(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隨著夕陽西下,準備展開一場夜間遊獵的冒險。(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南盧安瓜國家公園和贊比西下游國家公園(Lower Zambezi National Park)可以集收非洲五霸中的獅子、花豹、大象和非洲水牛,前者是該國最多人拜訪的國家公園,後者可以邊划船邊欣賞出現在兩岸的動物。至於尚比亞最大的卡富埃國家公園(Kafue National Park),有著數量眾多的羚羊、野牛、斑馬、狒狒⋯⋯至於想看黑、白犀牛的人,則分別前往北盧安瓜國家公園(North Luangwa National Park)和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Mosi-oa-Tunya National Park)。

*智利・阿他加馬沙漠觀星

阿他加馬沙漠是南北極之外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Cavan Images RF)
阿他加馬沙漠是南北極之外全世界最乾燥的地方(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Cavan Images RF)

主要位於智利北部的阿他加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在南美洲的西部海岸延伸了大約1,000公里,夾在安地斯山脈和南太平洋之間,這座由一系列鹽鹼盆地組成的沙漠,因為高山阻擋了大西洋的水氣,使得它成為全世界除南北極之外最乾燥的地方!

在阿他加馬沙漠拍攝到的星軌(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500px)
在阿他加馬沙漠拍攝到的星軌(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500px)

每年只有幾毫米的降雨量,讓這片原本就已貧脊的土地,更是難以為動植物提供合適的棲息地。其中甚至有長達400多年的時間未曾下過雨,也因此除了極少數的仙人掌與地衣之外,絕少生物能夠在此生存。然而在這片看似荒蕪的外表下,阿他加馬沙漠其實盛產大量礦物,其中特別是銅。

阿他加馬沙漠是全世界最適合觀星的天文勝地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阿他加馬沙漠是全世界最適合觀星的天文勝地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令人驚豔的還有,因為坐落於高海拔(610公尺),空氣乾燥且雲層稀少,加上沒有光害和無線電的干擾,讓阿他加馬沙漠成為全世界最適合觀星的地點之一。不只許多頂尖天文望遠鏡都架設於此,更吸引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湧入這處天文勝地,當地有許多旅行社提供相關行程,就連酒店都推出個人觀星體驗。

阿他加馬沙漠擁有能觀賞星星和銀河的超高能見度(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阿他加馬沙漠擁有能觀賞星星和銀河的超高能見度(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幾近完美的能見度,讓人站在沙漠中就能清楚看見南半球天空中最知名的星座,包括:形狀猶如十字架的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又被稱為「劍魚座30」的蜘蛛星雲(Tarantula Nebula)、現代88星座之一的天爐座(Fornax Cluster)星系團等,在這裡可以盡情擁抱浩瀚星空~

在閃閃發亮的夜空下噴發的間歇泉Tatio Geysers。(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在閃閃發亮的夜空下噴發的間歇泉Tatio Geysers。(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不只如此,當地千變萬化的風景,為觀星之旅增添更多樂趣。雖然是座沙漠,阿他加馬有著豐富的地貌,錯落著鹹水湖、地熱間歇泉、峽谷和火山熔岩⋯⋯甚至還有一處連基本生物都不存在的月亮谷(Valle de la Luna),因為凹凸不平的地貌類似月球表面而得名!

*夏威夷・與鬼蝠魟一同夜間潛水

鬼蝠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鬼蝠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又稱為「魔鬼魚」的鬼蝠魟(Manta Ray),是世界最大的魟魚,不過牠之所以被稱為魔鬼魚,除了可以長達9公尺的體型嚇人之外,還有向前突出的奇特頭鰭,以及寬達1公尺的大嘴!身體扁平的牠們其實性情溫和,雖然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浮游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物。

在科納海岸觀賞鬼蝠魟的夜間浮潛者(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在科納海岸觀賞鬼蝠魟的夜間浮潛者(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夏威夷、紐西蘭、澳洲、馬爾地夫和印尼等地,經常可以看見鬼蝠魟的蹤跡。其中,以美麗的自然風光聞名的夏威夷,水域中生長著色彩繽紛的珊瑚礁與熱帶魚,悠游著海龜、鯨魚等海洋生物,原本就是許多人白天享受潛水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在你身旁張大嘴的鬼蝠魟感覺彷彿要將你吞噬(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在你身旁張大嘴的鬼蝠魟感覺彷彿要將你吞噬(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裡還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夜間潛水地點之一。入夜後,海洋發生變化,許多夜行性海洋生物紛紛出籠,章魚、鯊魚、海鰻、龍蝦⋯⋯為了覓食和進食而現身,這些白天隱藏的生物,換上了另一種生活模式與節奏,不只如此,還能看見令人驚嘆的發光生物!

夜間潛水觀賞鬼蝠魟是夏威夷大島最熱門的活動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夜間潛水觀賞鬼蝠魟是夏威夷大島最熱門的活動之一(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包括浮游生物在內的某些海洋生物,當受到干擾時就會發光,一點點或藍或綠的光芒,在海中上演一場神秘的燈光秀,也像無數墜入海中的星星,景象令人著迷。特別是夜間的海洋氣氛更加寧靜,漆黑的環境中,彷彿置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也更能專注於眼前的風景,透過手電筒探索,白天可能錯過的細節一一浮現⋯⋯

和鬼蝠魟一同潛水將為你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夜晚(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和鬼蝠魟一同潛水將為你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夜晚(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iStockphoto)

鬼蝠魟則是夜間潛水的另一大亮點,牠們出現在科納海岸(Kona coast)附近,除浮潛外,更建議水肺潛水。潛入海中後,抱塊石頭固定自己,接著打開手電筒,讓燈光吸引浮游生物聚集,坐等著魟魚前來覓食。這群巨大的生物在海中以優雅的姿態在你四周滑行,伴隨著一盞盞燈光,感覺非常奇幻,就像欣賞一場海底表演秀般充滿驚奇~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