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商業》稱讚台灣數位技術世界最強 分析4關鍵助台積電崛起
《日經商業》雜誌(Nikkei Business)24日出刊的最新一期中,封面特輯以〈向全球數位技術最強的台灣學習:台積電與鴻海的逆境突圍力〉為題,對鴻海、台積電等台灣企業成功模式進行分析。
在鴻海方面,文中除誇讚其靈活布局,在中國與全球市場雙管齊下外,也點出鴻海靠著AI伺服器成長,雲端網路產品已和智慧型手機的表現旗鼓相當,成功帶動鴻海整體規模提升。
至於對台積電的分析,則聚焦於如何在短短40年內成為全球最強大公司,讓蘋果、輝達等美國大企業高度依賴。文中共指出4項致勝關鍵,包含與美國的深厚關係、政府成長型產業政策,以及人才培育與高效企業管理等。
台灣企業熟悉美方經營與思維模式
《日經商業》指出,對晶圓代工業來說,能否從上游負責設計開發的美國企業手中獲得大筆訂單是成敗關鍵,而台積電2024年10至12月在各地的銷售額中,北美地區即占75%。
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川上桃子分析,台灣企業的優勢在於熟悉美國企業的經營與思維模式,且因台灣國內需求較小,無法只靠本土市場生存,因此更會精準判斷最適合成長的國際市場與定位。
政府成長型產業政策助台積電成功
文中提及,台灣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即開始發展半導體以提升經濟實力。而在台積電創立後,則持續透過稅收優惠、產業用地保障等措施提供支持,且始終未干預台積電的人事或經營決策。《日經商業》點出,這種尊重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是台積電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積極培育人才與追求高效企業管理
《日經商業》分析,台積電等企業會向台大、清大等學校捐贈或建造研究大樓、設立半導體學院,以培養理工科人才;同時在企業管理方面,追求極致效率及實力主義。台積電前員工透露,若到4、50歲仍在公司晉升無望,公司會建議辭職,讓更優秀的年輕人進來以加速創新。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宣布將捐國內大學40億 用於培育半導體人才
亞太傑出企業獎僅7%獲青睞 台灣多家企業獲肯定
台積電震盪、傳產回檔 台股失守15600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