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防災科技南向 國科會深化技術交流與實務應用

國科會今天(20日)在行政院會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智慧防災科技的發展與南向的輸出」。國科會表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的加劇,天然災害發生的頻率與強度持續升高,如何運用人工智慧的科技來提升防災風險管理能力,成為當前國際社會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國科會表示,台灣在地震監測、氣象預警及災害應變管理技術上擁有豐富經驗,近年來更積極的推動智慧防災科技的國際合作,深化與南向國家的技術交流與實務應用,攜手提升整體的防災韌性。

國科會指出,智慧防災科技的發展已經全面進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的時代,台灣在災害數據整合、預警模型建置等,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運用NVIDIA超級電腦「Taipei-1」結合中央氣象署及學界,共同進行氣象降尺度的模式開發,以提高颱風及豪大雨預警精度,提升颱風暴潮衝擊的預警能力,並利用各單位提供的CCTV影像研發分析技術。

國科會強調,智慧防災科技南向輸出不僅止於技術設備的輸出,更包含能力建構與人才培訓。國科會報告指出,設定的主要動國家包括菲律賓、尼泊爾、不丹、越南、印尼、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帛琉等。南向交流項目包括地震即時監測、台灣災害應變實例、協助所在國防災能力建構等。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綠電需求大增 國科會透露未來擬對外購買綠氨
國科會:今年底前攜手產業界 運用TAIDE模型開發APP
台灣未能有諾貝爾獎得主丟臉 吳誠文盼破除論文升等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