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反制 對美徵收25%關稅

美國於台灣時間9日中午開始正式向來自全球86國的進口商品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稅,各國整體增加稅率從11%至84%不等。美國總統川普宣稱美國一天內就能收到20億美元稅金(約新台幣660億),並暗示藥品將成下一波課稅目標。

歐盟9日針對美國的25%鋼鋁關稅推出報復措施,政策自15日生效。多數成員國同意向杏仁、橙汁、家禽、大豆、鋼鋁、菸草和機車等多種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分析稱,關稅主要針對具備政治敏感性的地區,例如眾院議長強生的故鄉路易斯安那州,當地占美國向歐盟出口的大豆82.5%之多。據估算,歐盟關稅影響的美國產品略低於美國關稅影響的歐盟產品,歐盟關稅涉及約22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少於歐盟出口鋼鋁的260億。

川普8日臨時對中國追加50%關稅,加總先前已實施的20%與34%稅率,中國出口商須應對歷來最高的104%稅負。中國9日宣布自台北時間10日中午12時1分起,將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稅率加至84%。川普先前出席共和黨活動時強調,此舉是為了反制中國操控匯率。

目前超過70國與美國政府接觸,美國財長貝森特9日表示,他準備領導與70多個國家談判,他認為川普政府可以與美國盟友達成關稅協議,但中國仍然是一個例外。貝森特呼籲中國與川普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

川普8日晚間在華府舉行的共和黨眾議院全國委員會(NRCC)年度募款晚會中語帶嘲諷稱「各國積極前來拍我的馬屁」,但並未指明低姿態示好的具體國家。日媒共同社稱,日本和韓國等盟國位列談判名單最前段,白宮發言人則暗示美方希望由日方負擔更多駐日美軍經費,做為換取減稅的讓步。韓國方面,產業通商資源部則自信地表示川普對美韓造船業合作興致濃厚,因此擁有「關鍵籌碼」。

川普稍後宣稱高額關稅能讓國庫每日進帳20億美元,民間智庫的預測接近川普所述,報告稱,在進口規模維持不變的前提下,美國可年增7183億美元關稅。根據美國財政部統計,川普上任以來關稅收入雖有增加,但數字並不顯著,3月關稅與消費稅收入平均增加為每日2億美元。

此外,川普更暗示,藥品將成下一波關稅對象。他表示,美國即將宣布對進口藥品徵收「重大」關稅,理由是部分國家實施藥品價格上限,例如澳洲的藥品福利制度(PBS),使美國藥廠難以在海外回收研發成本。

川普主張,對藥品課關稅將吸引製藥公司回流美國,「美國是全球最大市場,一旦行動,廠商就會蜂擁而至」。雖未明言針對澳洲,但引發該國高度警戒。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強調PBS制度「不容談判」,反對黨領袖達頓更稱該制度「神聖不可侵犯」。

澳洲每年對美出口約20億美元藥品,主要為疫苗與血液製品。分析指出,若美國對藥品徵收關稅,將導致澳洲藥品出口成本上升,但藥廠也不會回流美國,而會轉向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