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 推廣環境教育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原為國軍的海防基地,多年前海巡署接手海防工作後,成了閒置營舍,經活化轉型為整合休閒資源及牽罟文化場域,致力保留及推廣珍貴的海客文化和環境教育,館內展示過往牽罟的歷史照片及相關農漁珍貴文物,並辦理牽罟體驗及導覽解說活動,透過牽罟生態旅遊、農漁體驗,讓民眾了解客家先民與大海搏鬥,因應自然生態的捕魚方式,並深入了解客家海洋傳統文化。
閒置營舍活化 轉型文資場域
隨著環境時空變遷,該建築有著不同時代使命,自國軍搬離該建築後,桃園市政府向國防部爭取移撥使用,並將廢棄的海防基地修建成為單車休息站,移交給新屋鄉公所管理使用;後因改制為直轄市,即交由觀光旅遊局代管,命名為「好客莊園」。為推廣海洋客家文化,桃園市政府於民國109年將場館轉型為「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兼遊客中心使用,聚焦在地獨特的牽罟漁業及海客文化精神,並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委由海洋客家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經營管理,全力推廣海洋客家牽罟文化,期使更多遊客感受新屋的自然生態及濃厚的客家文化。
藍白相間的3層樓建物佇立海岸邊,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其建築外部設有罟寮、彩繪浮球等裝置藝術;1樓為農漁事體驗區,及農產品銷售區,還可預約品嘗道地「牽罟飯」,特別的是,館內設有生態水族箱,展示沙岸、藻礁、礫石灘的各種可愛海洋生物;2樓為室內小吧檯及戶外休憩區;3樓為昔日的軍事瞭望臺,可遠眺牽罟灣的無敵海景。
牽罟、石滬捕魚 合作共享
由於新屋是全臺唯一的客家漁港,也是魚米之鄉,百年來孕育出獨特的海洋客家聚落文化,透過館內展示文物,民眾可了解其代表性傳統漁業「牽罟捕魚」和「築石滬」,其中,牽罟不同於機械化漁船,需掌握洋流及魚群游移方向,全村不分老少,在有節奏的海螺聲指揮下共同拉動魚網收魚,展現桃園客家先民發揮團隊合作、利益共享的精神;而石滬則是利用海水退潮後,留下石滬中的魚群,是最天然的捕魚方式。
藍白相間的3層樓建物佇立海岸邊,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記者范瑜攝)
該館致力推廣海洋客家牽罟文化,期使更多遊客感受新屋的自然生態及濃厚的客家文化。(記者范瑜攝)
建築外的牽罟灣海景美不勝收,還有沙雕及裝置藝術供民眾觀賞、拍照。(記者范瑜攝)
館內設有生態水族箱,展示沙岸、藻礁、礫石灘的各種可愛海洋生物。(記者范瑜攝)
牽罟文化館致力於保留及推廣珍貴的海客文化和環境教育。(記者范瑜攝)
透過互動式遊戲及介紹,使民眾認識當地自然生態及濃厚的客家文化。(記者范瑜攝)
周邊景點。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