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不論)嘆言論自由生波
走過風聲鶴唳的戒嚴時代後,言論自由在台灣只有大鳴大放、從不存在紅線問題;然而,當力主「中國武統台灣」等類似字眼,出現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口中,且還有許多聲援者,究竟是觸犯言論自由天條或其來有自?又是一個藍綠難解的死結。
台灣四月七日「言論自由日」將屆前夕,爆發生活在台灣的中配「亞亞」等三人透過抖音等社群,發表「武統台灣」等言論遭限期離台,在移民署昨天下午對第三名中配「小微」執行強制出境後,三人已全數離台。在為了捍衛百分百言論自由的鄭南榕自焚殉道紀念日前夕,雙方是否錯解言論自由,更值得省思。
其實「亞亞們」事件爆發以來,政府展現公權力強烈捍衛台灣國格的做法,已在國內政壇攻防許久!力挺「亞亞們」的一方,祭出言論自由,無可妥協;不滿武統言論的一方,則認為國家主權不容踐踏。雙方見解雖然兩極化,但怪得是,雙方卻又自我標榜最愛台灣、最愛中華民國的一方,可見,言論自由攻防是假議題,回到源頭還是統獨意識形態、親中反中的尖銳對立,言論自由只是拿來當作捍衛國家認同、兩岸爭議的擋箭牌。
從數年前民進黨執政期間,每逢四月七日言論自由日將屆,烈士鄭南榕殉道日就被當作攻擊執政者的「朕難容」。但對照中國近日發布「台獨幫凶」舉報專欄意圖分化台灣社會,昨又加碼在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演訓。此時國人攻防兩岸、中配的言論自由,令人感慨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