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養臺灣狐蝠野放首例!不到1個月被吃了 「蝠寶」生前呆萌身影曝光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周刊王CTWANT]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經過200多天的照料和治療,於上月12日成功野放,並在牠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不過,追蹤小組本月6日發現蝠寶身上的GPS發報器掉落,經勘查周遭環境,發現狐蝠毛髮、殘體,疑似遭到猛禽掠食。

花蓮分署表示,「蝠寶」是由狐蝠志工鍾秀綢於今年4月20日通報救傷、在花蓮市文創園區附近拾獲失親的幼體,當時僅重約80克,由專業獸醫人員照養並嘗試於原處等待母蝠接回,但沒成功,考量幼蝠太小尚需密集照顧,4月23日送往在池上的東部野生動物救傷中心安置(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因過去並無臺灣狐蝠幼體照養後野放的案例,花蓮分署、野灣團隊、台灣蝙蝠學會 及國立臺北大學教授陳湘繁,對於野訓準備、野放方式做了很多討論及研究,並採納日本狐蝠專家的建議,制定「蝠寶」的照養及野放計畫,終於在11月12日順利野放。

為了掌握狐蝠照養個體野放後於野外棲息與覓食情形,野放團隊在蝠寶身上裝設二合一發報器,以人工方式追蹤確認其日棲點,定期下載衛星定位訊號掌握其夜間活動地點,將為花蓮地區狐蝠族群提供更多棲地利用的資訊,也是臺灣首次照養臺灣狐蝠幼蝠並成功野放的重要案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年4月間營救了一隻受傷的台灣狐蝠,將其取名為「蝠寶」。(圖/花蓮分署提供)

不過,團隊於6日上午追蹤時,發現蝠寶的GPS發報器掉落在日棲點周遭,隨後加派人力搜索周邊環境,發現部分狐蝠皮毛散落地面及骨骸,推測蝠寶可能已遭受捕食。根據現場遺留的證據及環境狀況判斷,最可能情況是遭受猛禽類的攻擊。

由於線索有限,且野外環境因素多樣,花蓮分署經詢問多位專家,初步認定日間活動型的猛禽可能性比較高,亦直接顯示臺灣狐蝠確實面臨天敵捕食之威脅因子。此次事件,除可結合現場線索進一步分析,提出台灣狐蝠在野地可能的風險因子外,更可歸結相關經驗也可以提升未來臺灣狐蝠野放的成功率。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小五兒想「刺青當流氓」!父一招讓他後悔 引全網狂讚
謝宜容霸凌史一次看!機場等5分鐘怒飆部屬「罵到下班」 狂退簡報45次
台南美魔女駕車「油門當煞車踩」撞進賣場 實際年紀超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