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賣才出手 晚鳥訂單成主流

晚鳥訂單增加代表消費者比價到最後一刻,等房間大甩賣才出手,這樣的消費模式對旅宿市場極不健康。圖為房務人員整理房間。(陳俊吉攝)
晚鳥訂單增加代表消費者比價到最後一刻,等房間大甩賣才出手,這樣的消費模式對旅宿市場極不健康。圖為房務人員整理房間。(陳俊吉攝)

國內旅遊市場持續變遷,旅宿管理業者奧丁丁集團分析,約44%的訂單是出發前3天才預定的「晚鳥訂單」,反映說走就走的旅遊模式更加普及。但也有業者分析,晚鳥訂單增加代表消費者比價到最後一刻,等房間大甩賣才出手,這樣的消費模式,對旅宿市場極不健康。

奧丁丁集團指出,現代旅客更加重視彈性與自由,集團旗下的區塊鏈旅宿管理系統「OwlNest」調查國內約2100家業者發現,出遊前1周內才訂房的晚鳥訂單占比近5成,1天內才下訂的超晚鳥訂單更是破3成,即興旅行成為旅宿業者的必考題。

但英堤管理顧問創辦人李佩琦認為,3天內下訂入住的訂單高達44%,這表示大家都在比價,訂房習慣不是提早,而是比晚,等到有業者撐不住,最後一刻甩賣才下手。這樣的消費模式對市場極不健康,能賺的只剩假日,「大家都在抱怨假日很貴,怎麼不說平日超便宜?」

OwlNest訂房管理系統營運經理劉羽芯表示,旅宿業者在訂房平台(OTA)上,會被抽10至15%的傭金,手續費相當可觀,為增加獲利,自然拉高房價轉嫁到旅客身上。她透露,其實旅客在訂房平台比價完後,可以回到旅宿本身的官網上預訂,有很大機率發現房價更便宜,且附帶不同的產品,例如早餐、點心飲品、伴手禮等,讓錢花得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