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時代 黃土水甘露水開場

 

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二十五日正式成立,多位前輩藝術家家屬簽署捐贈典藏意向,表達對南國美的支持。(記者林雪娟攝)
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二十五日正式成立,多位前輩藝術家家屬簽署捐贈典藏意向,表達對南國美的支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美術館和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攜手合作,二十五日於南美館二館推出「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展,致敬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百年歷程。展覽回顧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百年發展,透過文化古都,帶領觀眾了解台灣美術歷史脈絡與文化根源。

該檔為雙方館際合作的首檔重量級展覽。市長黃偉哲說兩館合作,一起榮耀台南;策展人白適銘指展覽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台灣近現代美術發展脈絡與豐富歷史並產生共鳴;甫上任的南美館董事長游文玫表示,展覽讓人一窺藝術的美好。

「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開展,策展人白適銘向觀眾導覽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與精神。(記者趙傳安攝)
「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開展,策展人白適銘向觀眾導覽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與精神。(記者趙傳安攝)

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強調,該展為南國美籌備處成立的前導展,從主題一窺台灣在歷史洪流中,凝結的藝術作品與精華,南國美是台灣未來第一個以主題、斷代方式,站出來詮釋自我,展覽更顯意義非凡,南國美除是台南的,更是全台灣的美術館,未來更向世界說明「台灣的樣子」。

展覽橫跨從日治到戰後的各種藝術樣式與思潮,回顧台灣美術如何在外來與本土雙重影響下,逐漸發展出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並強調藝術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創作歷程與精神。

藝術家黃土水的雕塑作品〈甘露水〉是國寶作品。(記者趙傳安攝)
藝術家黃土水的雕塑作品〈甘露水〉是國寶作品。(記者趙傳安攝)

展覽展出多件重要國寶級作品,如黃土水〈甘露水〉、重要古物〈新高山〉及陳澄波未曝光作品〈南海普陀山〉,此次共展出一五八人,共二一0件作品,甚至有三分之一作品未曾面世,南美館以八個展間展出,因件數太多,將分三期展出,張大千的〈廬山圖〉將於第三期展出。這些作品為台灣百年美術歷史縮影,見證該時期藝術家的創新精神和對當時社會深刻反思,希望喚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思考和認同。

日本畫家多多羅義雄的〈新高山〉,傳達後方玉山積雪面貌,與前景蓊鬱山巒的對比。(記者趙傳安攝)
日本畫家多多羅義雄的〈新高山〉,傳達後方玉山積雪面貌,與前景蓊鬱山巒的對比。(記者趙傳安攝)

傳統和創新結合,透過沉浸式影像科技,將前輩藝術家經典作品,轉化為環場影像,結合音樂和地面感應互動裝置,讓觀眾身歷其境,「走入」畫中,近距離的沉浸式體驗其筆觸、色彩、構圖之美,透過互動,感受其創作時代氛圍和美學風格,更認識近現代美術的璀璨風華。

 

陳澄波未曝光過的作品〈南海普陀山〉,也在南國美的首展中亮相。(記者趙傳安攝)
陳澄波未曝光過的作品〈南海普陀山〉,也在南國美的首展中亮相。(記者趙傳安攝)

南美館表示,展示台灣美術自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的創作脈絡及其對國際美術影響。除視覺盛宴,更是一次關於台灣文化深度認識與自我啟蒙的旅程,展期至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