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馳道2千年來不長草?背後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大陸中心/莊芷榆報導

「秦直道」距今2千多年寸草不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秦直道」距今2千多年寸草不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秦直道」距今2千多年寸草不生。(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實行了許多措施,對內加強專治統治,對外實行積極防禦策略,修建長城來抵禦匈奴。此時,秦始皇還意識到了「交通」的重要性,想要各地四通八達,只有廣修路。因此,秦始皇開始了一些巨大的工程,從首都咸陽修建通往各地的道路,「秦直道」便是修建於這一時期,前後耗費了兩年半的時間。至今,這條路依然沿用,便利於民。不過,這條路也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沿途寸草不生,這是為什麼呢?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就有關於秦直道的記載,「三十五年,除道……直通之」這條道路的修建是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南下騷擾邊境,當時,長城的修建也是出於防禦匈奴。為了更好的抵禦,秦始皇決定修建一條和長城連接在一起的道路,這樣情報可以傳達得更快,部隊的機動性也更高。

秦直道不僅承擔著軍事上的作用,在經濟文化上也有很大的貢獻。有一句俗語叫做「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經濟才能發展起來,先進的人才和文化才能湧進來。

這條秦直道修建於秦朝,到清朝時期遭到廢棄。但是到了上世紀末期,這條路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秦直道」的發現,引起了人們對這條路的好奇,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卻寸草不生,要知道,「秦直道」的一端位於內蒙古高原,另一端處在「黃土高原」,按地域來說絕不可能寸草不生。

專家們經過深入探究之後,終於發現了奧秘。這條秦直道的修建其實是大有講究的,用的都是熟土。那什麼是熟土呢?就是將建築用土拿來炒熟,然後再來鋪在地面夯實,這樣路面上就不會長草了。

秦始皇對這條道路是非常重視的,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把關,所以沒有人敢在這條道路上偷工減料,一旦查出立馬處死。而經過炒熟的土壤,經過高溫條件之後性質是會發生一些改變的,自然就不利於雜草的生長了。此外,人們還在熟土中加入了大量的鹼。

眾所周知,加入鹼之後會改變土壤中的酸鹼度。而雜草的生長,土壤中的酸鹼度必須要適宜。所以古人加入大量鹼,就破壞了雜草生存環境,自然就寸草不生了。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AV女優曝懷上「繼兄」孩!不甩酸民曬孕照:好笑
合唱團突嗨唱「台灣尚勇」!網感動快成國歌:進擊的台灣—地鳴發動曲
陳傑憲與妻宮廟結緣「本不想認識」!1關鍵轉折點相戀結婚
賴清德首次出訪太平洋3友邦 黨政人士曝戰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