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溝通急凍 互動剩報復循環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新政,在美中掀起新一波關稅戰之餘,更可能讓雙方貿易談判,乃至「川習會」胎死腹中。《華爾街日報》6日直言,隨著美方祭出「對等關稅」,北京對川普政府的態度,也從寄望對話轉向挫敗與憤怒;美中溝通機制不只幾近停擺,更可能陷入「以牙還牙」的報復循環。
值得關注的是,《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故事直言,川普高舉「美國優先」,以及其引以為傲的對等關稅,反而給予習近平一項大禮,間接讓北京得以重塑地緣政治版圖的機會,形同是助力「中國再度偉大」;而川普對盟友的粗暴態度,也可能讓北京認為,美國已經不打算保護台灣,統一台灣的時間已經到了。
《華爾街日報》指出,川普重返白宮後,北京一直嘗試與川普政府建立溝通管道,但卻屢遭川普「大潑冷水」;今年2月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赴美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就嘗試與白宮國安顧問瓦爾茲會晤,但卻一無所獲;中國大陸駐美大使謝鋒也試圖透過美國科技富豪馬斯克與川普團隊溝通,同樣無疾而終。
報導稱,這種尋求對話的樂觀態度,一直到了川普宣布向中國開徵34%的對等關稅,北京才真正意識到嚴重性,而從中方的反制措施與川普後續回應來看,顯示中美缺乏溝通的情況並無緩解,短期內雙方要開啟談判無疑是難上加難。
華府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辛格頓直言,川普與習近平陷入壓力與面子的矛盾僵局之中。辛格頓解釋,川普偏好極限施壓與非正式外交管道溝通,施壓與接觸對其而言是一種互補手段;與此相反,習近平的特質是相對謹慎、不輕易犯險,希望一切安排妥當且偏好「急事緩辦」。
辛格頓認為,如果習近平在這場美中關稅戰中過早示好,就會給予川普以及外界一種相對軟弱的形象。雖然川普曾透露,在不久將來將與習近平會晤,但在川普不斷施壓下,有大陸官員就曾向美企高層透露,「習近平近期不太可能訪美」。
報導也引述分析人士說法稱,北京保持觀望的態度是明智的,因為川普大幅提高盟友的進口關稅,這很可能引發全球的反彈,而大陸將成為間接受益者;另一方面,習近平對於雙邊溝通也不願表現得過於急切。
此外,BBC中文網昨也說,美中貿易戰已陷入「互相掐脖子」階段,且彼此絲毫沒有退讓跡象;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個嚴峻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兩個超級大國達成任何解決方案的難度將高於很多人之前的預期。
看更多相關新聞
亞股續跳水!日韓股一度熔斷 港股重挫10%
對等關稅勢在必行!50多國致電白宮 美官員:不會延期
美國關稅衝擊 陸股走跌官媒喊話
川普關稅究竟能不能談?連美國內閣高層都矛盾
川普:要不是美徵關稅 中國原會同意TikTok交易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