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徵25%汽車關稅 日、加跳腳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6日突然宣布落實汽車關稅措施,正式簽署公告,對進口汽車以及零組件加徵25%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戰再次升級。據公告,針對進口整車的關稅將於4月2日生效,而汽車零組件的關稅生效日期最遲不得晚於5月3日。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我國持續掌握美國關稅政策,跟美國有多方管道聯繫,政院現已成立台美經濟工作小組,各種可能情境都在推估中,政府也有跨部會因應方案。
川普在白宮簽署公告後稱,關稅將促使汽車製造企業回流美國。他反復表示,「如果在美國境內設廠,關稅將是零。」據公告,川普根據美國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對進口汽車和某些汽車零組件加徵25%關稅,稱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公告顯示,25%的關稅將適用於進口乘用車(轎車、運動休旅車等)和輕型卡車,以及關鍵汽車零組件(引擎、變速箱等),並將在必要時擴展至其他零組件。
美國目前分別向乘用車與小型卡車課徵2.5%與25%關稅,疊加後的關稅將攀升到27.5%與50%。美國政府人士稱,預計此次關稅措施每年將帶來1000億美元的關稅收入。
美國2024年汽車及其零組件貿易逆差達3021億美元,約占貨品貿易逆差總額的約25%。
日本汽車占對美出口的28.3%,美方徵稅對日企及相關供應鏈衝擊大。豐田等日本4大車商27日股價皆重挫逾3%。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表示:「我們必須考慮適當的應對措施。所有選項都在商討範圍內」。日政府不排除對美採取反制措施。
加拿大總理卡尼則痛批川普「背叛」《美墨加協定》,稱課25%汽車關稅「不合理」,這是對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擊」。他表示,將探討對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也對美方之舉深感遺憾,但表示將持續尋求透過談判解決問題。
經濟部指出,去年台灣整車出口美國不到1億美元,且沒有一般汽車,主要為沙灘車,但汽車零配件出口額約31億美元,後續會關注關稅細節,討論因應做法。財政部長莊翠雲27日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表示,美方新政策如衝擊產業,政府會跨部會研擬對策並提供協助。
據財政部了解,台灣自美國進口汽車一年約新台幣303億元,顯是小眾市場。但立委吳秉叡質疑,台灣進口汽車除關稅17.5%,還有貨物稅25%,成本很高,政府並未揭露全貌,且一直以來都在保護國內產業。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台灣汽車產業供應鏈很長,有8萬多員工且有很多零組件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