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台海政策的脆斷時刻

《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格塞斯簽署一份名為《暫時國防戰略中期指導方針》的祕密文件,內容與華府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報告雷同。該文件首次將中國大陸對台動武視為「唯一必須優先考量」的情境,並認為美國應將軍事部署集中在印太地區,以因應中國威脅與台海出事,為此美方不得不將俄羅斯方面的戰略威脅交由歐洲承擔。

這份戰略文件的指導方向本身倒是不足為奇,可以說是近年來「建制派+MAGA派」戰略意圖的拼接:一方面,美國建制派戰略圈早就將2027年或2035年設定為中共對台動武時間表,即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前總統拜登面前親口否認,也無動於衷,相信美方自認有充分情資支撐,因此川普政府延續前任政策加緊對「台海有事」的軍事準備。

另一方面,忠於美國總統川普的MAGA派篤信「聯俄制中」具有可行性,故川普一上台就急於解決俄烏戰爭,意在從歐洲抽身,方向亦與這份國防部文件的規畫一致。

奇怪的是,這份祕密文件被媒體洩露,可算得上川普政府的最高國安/國防團隊,在短期內的第4次出包:第1次是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白宮當眾撕破臉,讓外界看穿了川普政府的戰略意圖,也讓俄羅斯總統普丁奪回戰事主導權。第2次是葉門轟炸洩密事件,國安顧問瓦爾茲誤將《大西洋月刊》總編輯加入機密聊天群組,再度掀開了川普政府的底牌;第3次是赫格塞斯兩次攜同妻子參加與外國官員的軍事會議;第4次就是上述文件被揭露。

因此,《華郵》爆料的重點並非美國對中或台海政策本身,而是兩大重點:一是文件幾乎「照抄」傳統基金會智庫報告,這會令川普國安幕僚的「旋轉門」陷入風口浪尖。雖然美國智庫獻計屢見不鮮,但《華郵》點出有整段照抄,顯然是質疑決策團隊的專業性。二是強調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大陸或因應台海有事,將從歐洲抽身,這一招又將會給民主黨及歐洲「北約派」撿到槍。

近日赫格塞斯出訪日本、菲律賓時透露出的美國戰略傾向,確實與上述文件一致,但其中一個詭異之處在於,赫格塞斯在與日本防衛大臣的會談中,仍隱晦要求日方自己負擔國防開支,體現了川普政府全球戰略的盲區: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而這又與祕密文件中要求台灣大幅提升國防預算的內容一致。

假設川普任內有朝一日,中共真的攻台,華府很可能會陷入如此的情景:高層幕僚吵成一團,中下層官員向媒體洩密,川普本人或許還沉浸在「如何趁機與北京談一筆大交易」的自言自語之中,此乃美國台海政策的「脆斷時刻」。(作者為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