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中、日、韓大使人選卡關,為何派出臨時代辦?《日經亞洲》揭川普有這個小心機
川習到底要不要會面,讓人霧裡看花,但川普任命的中、日、韓大使人選審核仍在參議院卡關。在等待期間,美國國務院已針對這三國派出臨時代辦,其中美國在台協會(AIT)前政治組長武安妮出任北京臨時代辦。不過,川普政府指派臨時代辦的目的,則被解讀成刻意排擠與前總統拜登熟悉的高階外交官,藉此抹去拜登政府外交努力。
川普(Donald Trump)就任總統後,以芬太尼(fentanyl)前體從中國流入美國為由,針對中國持續打關稅戰,他多次提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甚至說習近平可能訪美的說法都未能獲得中國官方證實。
AIT前政治組長武安妮擔任北京臨時代辦
川普希望透過任命前參議員帕度(David Perdue)為美國駐中國大使,修復當前脆弱的美中關係。帕度曾是「財星雜誌」500大企業(Fortune 500)執行長,也具備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的服務經歷。川普曾盛讚帕度,「具備寶貴的專業知識幫助美國與中國建立關係」。
不過,帕度的美國駐中國大使任命案仍待參議院審核,目前尚難預期何時會通過,在此等待期間,國務院已經指派武安妮(Anny Vu)出任臨時代辦,但她何時前往北京履行職務,國務院仍未向外界說明。
武安妮出任AIT職務前,曾在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China Coordination)擔任高階職務,她也在川普第一個總統任期,以及拜登政府國家安全會議(NSC)擔任過數項職務,一度是中國事務主任。不過,武安妮在AIT上的個人簡歷網頁已經被刪除。
《日經亞洲》報導分析,通常駐外大使缺席情況下,通常是使團副團長或者是臨時代辦代理其職務。目前美國駐中國北京使團副團長(Deputy Chief of Mission)是貝沙蘭(Sarah Beran),她於今年1月才到職。貝沙蘭比武安妮早5年加入美國國務院服務。
根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頁,貝沙蘭曾在拜登政府任期內擔任總統特別助理兼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與台灣事務高級主任,也曾也曾在布林肯國務卿辦公室擔任負責印太地區的副執行秘書,以及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的中國和蒙古事務處主任,並精通中文、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
儘管許多現任、退休的美國國務院官員對武安妮具有高度評價,稱讚她是「美國最優秀的一級外交官之一。不過,外界普遍認為,川普政府指派武安妮出任北京臨時代辦,旨在排擠與前總統拜登(Joe Biden)關係密切的官員。
駐日、韓臨時代辦都是川普前朝官員
美國駐日本、韓國臨時代辦任命上也見到上述類似狀況。在日本,在川普前朝政府擔任美國駐日本大使館「二把手」的約瑟夫·楊(Joseph Young)確定自2月9日起擔任臨時代辦。約瑟夫·楊的級別高於駐日使團副團長莫納漢(Katherine Monahan),後者曾在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東亞事務主任。
在韓國,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美國朝鮮(北韓)政策特別代表的資深外交官約瑟夫·尹(Joseph Yun),已經確定擔任美國駐韓國臨時代辦,其級別高於駐韓使團副團長櫻井(Joy Sakurai)。
川普政府抹去拜登政府外交足跡努力不僅限於人員,還延伸到措辭。美國國務院修改與中國、台灣關係的資料說明,刪除描述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詞,並從台灣頁面上刪除表示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一句話。
在G7(七國集團)外長會後聲明中,未表示「在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也沒有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之前在義大利、日本廣島舉行的兩場G7峰會上都保留上述的措辭。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