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結構與耐震力 買主最在意

在都會區精華地段房價高不可攀下,除不少原本就居住在老舊公寓的老人選擇續住老宅,並有消費者因單價較親民,公設比小、實際居住面積較大等利基,購入30年以上老屋,而這些人最在意的居住問題是什麼?依永慶房屋最新調查,建築物結構安全與耐震能力奪首位,占65%。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台灣今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全國住宅平均屋齡已達33年,全國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大概就有約500萬戶,顯示台灣正面臨人老、屋老的雙老危機。因此,內政部於今年2月6日對外發布新年度重要政策,預計將研擬推出「老屋延壽計畫」,針對30年以上4~6樓無電梯且初評安全的集合住宅,就其室內外空間給予經費補助,使房屋經由適當的整建維護來延長使用年限。

那麼,消費者是否會願意購買30年以上的老屋呢?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指出,根據永慶房屋調查結果顯示,發現雙北逾三成消費者會考慮購買屋齡超過30年的無電梯集合住宅,其餘五都比例僅介於16%至25%之間,顯示雙北地區由於房價相對高昂,為降低購屋負擔,消費者對於屋齡較老的公寓接受度比其他都會區高。

調查也詢問消費者最在意30年以上老屋有哪些問題的看法,根據調查結果顯示,65%消費者最在意建築物結構安全與耐震能力,擔心因屋齡過高導致耐震性不足,影響居住安全;其次則是水電管線老化與壁癌或漏水也是消費者在意的因素,占比也皆達4成以上,至於,沒有電梯與公共設施占比約達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