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區自然景點 湖光山色生態之旅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想在休假來場放鬆身心靈的小旅行,卻又不想舟車勞頓,臺北市區也有湖光山色優美景觀,包含大湖公園、碧湖公園、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永春陂濕地公園等自然系景點,都是紓壓放鬆的好去處,民眾可獨自漫步在湖畔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也可與親朋好友一同進行垂釣、野餐,亦或走入山林登高望遠,感受陽光、微風與森林芬多精,享受都市中的寧靜和大自然的美好。
大湖公園 全球最美仙境橋
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五段的大湖公園,因白鷺成群又名「白鷺湖」,毗鄰白鷺山,遙指五指山、忠勇山等,占地約13公頃餘,大湖湖泊面積約10公頃餘,其水岸蜿蜒曲折,視野開闊。公園內有豐富的生態與美景,落羽松、阿勃勒、台灣欒樹、杜鵑花等會按時序開花,為園區各空間抹上不同色彩;湖邊時常出現白鷺鷥、夜鷺、鴨子等,甚至有蒼鷺、大白鷺等季節性鳥類,園內同時可進行垂釣、野餐、游泳等各項活動,是民眾進行半日或一日遊的最佳休憩景點。
大湖公園於民國68年仿中國園林興建,內有錦帶橋、九曲橋、水榭歌臺等古色古香的設施,其中,錦帶橋還曾被票選為全球最美仙境之橋之一,其拱橋造型與湖面倒影,吸引許多民眾及攝影師前來拍攝;九曲橋因橋面九曲十三彎,曲折迂迴,取名為九曲橋;水榭歌臺則為雙層涼亭,可從亭上看到捷運文湖線列車,也能眺望優美的粼粼湖畔及鬱鬱山林景色。
碧湖公園 遊憩、登山好去處
位於內湖區的碧湖公園依山傍水,有著山巒疊翠的環境,前擁湖水,與公園景色渾然一體,其空間靜態之美常使到訪遊客駐足觀賞。園區自民國76年闢建以來,陸續完成湖邊東側綠地美化,並增建中國式涼亭、九曲橋及環湖步道等設施,湖岸周遭亦植有流蘇、柳樹、落羽松、白千層、阿勃勒、鳳凰木、朱槿、杜鵑、矮仙丹等景觀植物,春夏季彩蝶飛舞,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碧湖公園內設有閱覽室可供民眾使用,並有兒童遊樂場、網球場、游泳池各1座,周邊湖岸規劃釣魚區,遊客除遊園賞景外,亦可從事垂釣等休閒活動;另有6條登山步道,拾級而上,山中濃蔭蔽日,亭閣掩映,環境清幽,立於山巔俯視,碧湖美景盡收眼底,適合民眾假日遊憩、登山運動及舒暢身心。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軍事遺址、生態教室
昔日為國軍彈藥庫的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因地理位置具軍事戰略用途,園內有多座碉堡及崗哨等軍事設施,閒置多年後改造為一座以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為首要目標的公園。園內有8大主題區,包括入口解說區、生態溪流復育區、人文史蹟展示區、自然生態演替區、賞蝶區、大赤鼯鼠觀察區、臺北樹蛙觀察區、戀戀蟬聲休憩區等,成為民眾天然的生態教室。
園內有香楠、相思樹、白匏子、血桐等多種植物,以及樹蛙、蝴蝶與大赤鼯鼠等動物,並以生態工法建築較寬廣平緩的水道,除了復育溪流生態景觀,亦打造魚蝦的棲息空間,也是小動物們賴以為生的水源。雨水充沛時,園區內林地與綠樹吸收部分雨水,涵養在根部附近,透過土壤及岩層匯集成流水,部分流水會收集到碎石廣場下方的「雨撲滿」,作為濕地水源補充之用,民眾到此一遊,除可吸收森林芬多精,還能從中了解大自然的奧秘。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 兼具軍史意義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為信義區四獸山麓環繞的天然凹地,百年前為灌溉農田的陂塘,亦曾為國軍閒置營區,經臺北市政府活化改造後,以環境共生、滯水留水、調節氣候、永續教育等設計理念,重建陂塘空間場域,延伸四獸山系生態棲地,園內有豐富動、植物生態,成為孩子生活中最棒的教科書。
值得一提的是,該園改建時,將原軍營基地內大面積的混凝土鋪面拆除之廢料,再次利用於公園內,除選取大塊且平整的拆卸廢料,作為公園的新鋪面材料,且拆除過程中產生的碎塊,亦可填充在石籠牆及座椅下方,不僅減少了生產新材料所耗費的能源,廢料展示也成為環境教育的一環。此外,園內3棟舊有國軍營舍更化身為服務導覽站、多功能館及志工辦公室等場館,打造為兼具環境教育、生態復育及軍事歷史意義的濕地公園,提供民眾休閒遊憩。
大湖公園內有錦帶橋、九曲橋、水榭歌臺等古色古香的設施。(記者范瑜攝)
公園內有豐富的生態與美景,還可進行垂釣、野餐等活動。(取自臺北旅遊網)
碧湖公園依山傍水,有著山巒疊翠的環境,前擁湖水,與公園景色渾然一體。(記者范瑜攝)
碧湖公園除是內湖居民的後花園,也是臺北市唯二擁有大湖泊的水景公園。(記者范瑜攝)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內保留存放彈藥的涵洞。(記者范瑜攝)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兼具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是民眾天然的生態教室。(記者范瑜攝)
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內的自然生態池塘,成為都市生態跳島。(本報資料照片)
公園內的服務導覽站原為國軍舊營舍。(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