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發CO2再利用前瞻技術 開創淨零排放新篇章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近年受氣候變遷威脅,各國積極發展淨零、負碳排技術。在國科會淨零排放計畫支持下,國立臺灣大學NTU ZERO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薄膜碳捕捉」及「電化學碳轉化」2項前瞻技術,其中電化學碳轉化技術已打造出試量產機台,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酸或合成氣,是高價值的化工原料,不僅解決碳排放的問題,更創造新的循環經濟價值。
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康敦彥、郭修伯、吳嘉文、余柏毅,以及化學系教授陳浩銘共同組成的NTU ZERO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薄膜碳捕捉」及「電化學碳轉化」兩項前瞻技術。「薄膜碳捕捉」方面,不同於傳統化學吸附、物理吸附,團隊採薄膜通透式捕捉,開發新穎的超微孔金屬有機骨架(MOF)材料, 再透過化工製程,製成管狀吸附模組,以非貴金屬作為核心材料,導入高分子基材均勻塗佈,製成混合基質薄膜,具有高二氧化碳吸附選擇性,可以從煙氣道中有效捕捉二氧化碳,且碳捕捉過程不需加熱。
根據團隊的計算,此通透式的薄膜碳捕捉技術,有望將程序的捕碳效益從60%提高至約90%,捕捉每公斤的二氧化碳僅會產出0.1公斤的額外碳排放。團隊深入計算後更發現,若將現今國內10%的傳統化學捕碳方式,替換為新穎的薄膜通透式碳捕捉技術,每年可減少約500萬噸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量。
至於「電化學碳轉化」技術,則是二氧化碳再利用技術,能將二氧化碳以電化學方式轉化為合成氣、甲酸、乙醇或乙烯等負碳上游化學品,也由於以電力作為能量來源,使其能輕易地與再生能源做結合以實踐更好的環境友善性和永續性,讓以往只能當作垃圾處理碳排放的方式重獲新生,也解決過高處理成本,並創造新的負碳化學品市場。
現今全球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進程,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單一小型反應器或簡易的電堆模組,但臺大NTU ZERO研發團隊已打造出「電化學碳轉化」試量產機台,可說是跨出實驗室,是工業化的原型機,二氧化碳處理量可達每天50公斤。
在操作上,把二氧化碳捕捉進入機器,之後進入反應槽,透過乙醇等不同催化劑,可轉化成甲酸等高價值化工原料,整個機台設有數據監控面板,可持續收集各項壓力、氣溫等資訊,實現自動化調控,整體耗能也比傳統降低30%,未來有望落實產業化,開創臺灣淨零排放新篇章。
國科會助攻,臺大研究團隊開發「薄膜碳捕捉」與「電化學碳轉化」2項前瞻技術,為臺灣淨零碳排領域帶來新突破。(記者郭曉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