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不甩基層反彈!民進黨堅設「30%責任額」催連署 自認「協助」卻像扯後腿
[FTNN新聞網]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助攻大罷免潮,除下鄉宣講持續為罷免添柴火外,日前也宣布將各地方黨部與黨公職服務處轉為「民主連署站」提供收取連署書等協助,民進黨中央矢口否認卻是公開秘密的「得票30%責任額」制度更已悄悄上路,甚至還祭出「簽收單」制度,但不僅基層認為「不尊重人」引發反彈,更造成罷團作業困擾,甚至有罷團為了維持現行SOP,提出幫合作議員「解決」簽收單的想法。民進黨自認的「協助」政策,反倒迫使罷團考慮幫議員假造簽收單以維持工作流程,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民代為了完成30%責任額恐衍生重複連署問題,輕則造成罷團造冊困擾,重則影響罷免是否成案。
據了解,民進黨在19日宣示投入大罷免行動後,旋即邀集各地方議會黨團幹部與立委落選人開會,24日傳出為黨籍議員訂定「得票30%責任額」的連署書份量,但民進黨中央始終未證實此事,黨秘書長林右昌26日更直言,黨中央並無任何書面或公文來指示罷免連署額度,但非常樂見黨公職積極給予支援與協助,當公民團體最堅實的後盾,持續踩穩「公民先行」的立場。
即使民進黨中央矢口否認,但這30%責任額早已開始執行,一名不具名的民進黨議員表示,黨中央要求罷團開立證明,載明每個議員每週交出多少連署書,不僅無聊、不尊重人,甚至還會造成罷團的負擔。
該名議員指出,由於黨中央對大罷免的態度一開始相當曖昧,每個議員或多或少都有給予罷團協助,包括他在內的許多議員,若有民眾詢問罷免連署訊息,多是協助轉介到罷團的連署站點,除了直接寄送到辦公室或服務處的連署書外,很少將連署書收起來,即使收取到也會盡快交給罷團,「畢竟這些都是民眾的個資」。
該名議員直言,黨中央這個動作非常不合邏輯,「如果一開始就投入,從零開始衝30%絕對可以」。但多數藍委罷免案的二階連署早在3月上旬就開跑,先不說積極一點的民眾早就簽完連署書了,民進黨在二階開跑兩週後才投入,但大家根本不清楚罷團手上的連署書數量,為了完成30%責任額,可能造成議員要求支持者,不管有沒有簽過,通通都再簽一次。如果因此出現重複連署情況,輕則造成罷團造冊作業的麻煩,最怕的是送到中選會後,因過多重複連署被挑掉,導致不合格份數過多而需要補件,造成罷團士氣和輿論上的雙重傷害。
「民意代表的壓力,應該來自民間」,該名議員認為,民進黨要求全力投入,只需把黨公職的服務處轉成連署站,鼓勵大家投入催連署,接下來民代們絕對會有來自民間的龐大壓力和期待。黨中央用30%責任額的方式催連署、幫民代打分數,大家不以為然,罷團也不一定會埋單,尤其部分深藍選區的罷免案,若因此被操作成政黨對決,恐怕適得其反。
據了解,針對30%責任額並要求罷團開證明一事,基層的確有不同的聲音,但黨中央不是回應「這已經定案」就是「這些主席都會看」。而這個制度的上路,讓許多議員不得不改變作法,從之前一有連署書就交給罷團,改為將收到的連署書先留在身邊,以便每週跟罷團結算、拿證明。
然而,罷團人士指出,二階連署是在跟時間賽跑,罷團都是「每天」在計算連署書數量,以利滾動式調整戰略,以民進黨的做法,等於每週會有一天忽然湧入大量連署書,對調整戰略毫無幫助,還可能會造成大家的困擾。
正如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近日的示警,若此次大罷免失敗,未能達到手動改選國會的目標,獲得護身符的藍白陣營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重挫的將是民進黨的執政。即使主事者再不願意,「全黨傾力投入罷免」已是不可避免,卻祭出「30%責任額」這般罷團不埋單、基層大反彈的策略,外界咸認是為2026議員初選所設定的KPI。
但是,民進黨的2026選舉,到底跟這些由公民組成的罷團有什麼關係?對罷免團體而言,只要是合格的連署書,無論是從路邊、連署站、外地寄送或是議員處送來都無所謂,民進黨設責任額還要求開證明,讓早已為了衝二階連署書數量而忙得焦頭爛額的罷團,再添一項行政作業,這到底是「民進黨在協助罷團」還是「罷團在協助民進黨」?
另一方面,部分原本就在協助罷團的議員,早就不知道送了多少連署書給罷團,這樣無謂的KPI,讓一些罷團為了維持與議員的合作默契,甚至提出「流程照常,簽收單我們搞定」的想法,但最後未被採納。民進黨中央自認提供「協助」,卻反倒影響罷團原本的工作流程,甚至可能迫使罷團考慮幫議員假造簽收單來應付黨中央,再加上前述提到的重複連署疑慮,都讓人不禁質疑:民進黨到底是在助攻大罷免?還是在扯罷團的後腿?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幕後/民進黨「人民是頭家」精心設計8場次、地點 新北壓軸場劍指「他」?
幕後/林右昌傳辭職備戰新北市長 他曝「可能時間點」:以國家政局為優先
國民黨只剩新亭對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