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要存多少錢?怎避通膨侵蝕 專家教3策略
你覺得退休至少要存多少錢呢?根據基金平台調查,台灣人平均認為至少要有1400萬,比三年前統計多了300萬,通膨壓力,也讓退休族很有感,提前準備的意識跟著提升,建議可以參考「衝、穩、守」策略,年輕時,先讓小錢加速滾動成大錢,退休時,要想辦法持續創造現金流,迎向心中的退休安逸人生。
中年族群賴小姐:「這個其實就是掛在腿上,將尿袋放進去,外面褲子就可以把它罩住。」
說起設計的產品滿是自信,賴小姐自己創業,專門推出醫療用服飾,看準的是未來的高齡商機,畢竟自己也進入中年族群,理想再10年就退休,老後生活都有規劃。
中年族群賴小姐:「你在退休之後你一定要有現金流,就是你還是要有不斷,就是你還是要有收入,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講是比較保障的,所以我會把我的房子,就是例如說我現在有房子,然後它有租金收入,然後我在想我自己老了,就是退休之後,我可能會把這個房子去以房養老。」
從年輕剛開始工作就保有的理財觀念,一直都在做投資,要為自己退休生活,先打下良好的經濟基礎。
中年族群賴小姐:「如果你是要靠你自己存款,然後一直放在銀行,那麼通膨就可能3%,然後你就是,你一直用你一直用,你會覺得說你沒有現金收入,你就會擔心,萬一如果說又不幸運,或有一個大病來,那自己真的會很擔心。」
記者周祐萱:「根據2024年亞太區投資人調查顯示,台灣人對於退休的準備意識,高居亞太區第一,最希望的退休年紀是61歲,而在受訪者當中,更有超過四成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退休的規劃,更有59%的受訪者他們認為,在退休之後還是會繼續投資。」
這顯示出「退休儲蓄」展開超前部署,這個觀念逐漸興起,畢竟是個長期佈局,絕非等到退休前1、2年再來做。
基金平台人員vs.顧客:「那請問您這邊的話,預計有想說要幾歲開始存退休金嗎?大概30(歲)。」
專為退休金設置一個專區,依照年齡可負擔能力,退休開銷推估,去計算建議現階段,可以參考哪些投資,同一套投資工具並非一體適用,當然各年齡層理財強調也應該分階段。
基金平台總經理王浩宇:「我們在越年輕的時候,因為你的機會無限,而且你的這個長期來講,你還可能透過工作,或是其他的ㄧ些因緣際會,或投資等等會有更多的收入進來,所以當然在越早期,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承受更高的風險,一開始的時候,也許我把我的這個大部分的資金,都可以放在一些股票型基金,比較有成長性的這個,這樣子的一個概念的一個商品,越來越接近退休甚至退休以後,我們相對就要保守一點,可能會有一些比較固定收益型的,或者是一些平衡型的基金。」
基金平台建議採取「衝、穩、守」策略,「衝」不是一昧鎖定高槓桿高風險,而是35歲以下青年族群,正處於起跑衝刺階段,每月定期定額持續投資,想辦法快速累積人生第一桶金,而當距離退休年限10-15年,可以轉趨為「穩」,透過資產配置分散佈局,至於退休後不是說就停止理財,反而著重在收益穩健的股息或債息,關鍵是「退休金」最好是流動金流,避免被難以估計的通膨嚴重侵蝕。
基金平台總經理王浩宇:「目前我們的國人認為(退休金),應該要準備差不多1400萬左右,其實對於退休的意識是有提高的,所以我們這個金額,跟三年前我們做一樣的調查,其實那時候是1100多萬。」
都知道「理財投資」要盡早,但不少小資族不禁想問,每個月光開銷就快吃不消,薪水漲幅遠遠跟不上物價,該如何替自己規劃呢?
理財專家郭莉芳:「我把我的收入分成10個等分,那我可能有60%放在,我的一般的生活開銷,那至少要有30%就是拿來儲蓄或理財,可能放在一些像ETF或者是一些基金的部分,然後讓這個錢存下來,有機會慢慢地去,隨著資本市場的上漲而長大的。」
「退休準備」對青年來說還很遙遠,但也不要當月光族,身上都沒有存款,等到有意識想開始投資時,反而沒有資金能投入,尤其高齡少子化來襲,得靠自己年輕時打拼,老後才能過上心目中的安逸退休生活。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參考用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更多 TVBS 報導
陪比莉抗癌!周湯豪曝「我一滴淚也沒掉」 專輯都在台大醫院完成
靜待超級央行週放鴿 專家:把握降息可「定期定額」布局
聯準會降息前《富爸爸》建議 多買比特幣、黃金、白銀他們將爆炸上漲
浪費跟花費不同!富人「花錢」越花越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