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手腕不舉 橈神經損傷惹禍
台中市一名40多歲男子,酒後一早醒來發現左手腕90度下垂、抬不起來,以為是中風了,診治一段時間仍未改善,之後到員榮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確認是「橈神經損傷」引起的垂腕症,並非腦中風,經藥物注射治療2個月後痊癒。
員榮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勳說明,這名患者是日本料理店廚師,病發前一晚與同事們在店內喝酒,喝得太醉,回到家倒頭就睡,未注意左手腕被重壓在身體下方,第二天醒來發現左手腕抬不起。因前一晚喝酒,他以為中風,隨即求醫,雖經檢查排除是中風,但左手腕情況未改善,也未查出原因。
葉宗勳指出,患者只有左手腕抬不起來,麻的部分僅限於手掌背部,經詢問病史,並安排神經傳導及肌電圖等神經功能檢查,確認是橈神經受壓迫。治療方式是在超音波導引下,施予神經解套注射,如果患者6個月後沒有恢復,則需手術治療,進行神經修復或做肌腱轉移術等。
長時間臥床或固定不動,以及肱骨骨折,都可能造成橈神經受壓迫而產生麻痺症狀,另一個有趣的暱稱叫做「蜜月麻痺」,常見於新婚之夜,太太把先生的手臂當成枕頭睡,造成先生手臂橈神經受壓迫。
葉宗勳說明,在橈神經經過的路徑上,只要壓迫任何地方均可能造成橈神經支配區塊的損傷,影響程度則依壓迫部位而定,最容易發生壓迫傷害的部位,是手臂「螺旋溝」(Spiral groove),位於肱骨中1/3和下1/3的交界處。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