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給全球少年的診斷書!Netflix熱播榜首《混沌少年時》13歲少年捲入殺人案,家庭、學校、網路、學校,兇手不只一個!一鏡到底揭露無法逃脫的真相,飆出爛番茄指數98%高評價!
Netflix犯罪英劇《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自上週(13日)上線後旋即掀起熱議,迅速登頂全球英語影集週榜冠軍,力壓勞勃·狄尼洛主演的《零日風暴》。在評價方面,IMDb評分8.4,爛番茄新鮮度更高達98%,成為近期最受矚目的高口碑劇集。這部影集不只是揭開一樁青少年捲入的謀殺懸案,更是對家庭、學校、網路影響下的青少年困境,開出一封殘酷而真實的「診斷書」。
13歲青年捲入的青春風暴
《混沌少年時》劇照
夜色未散,刺耳的警笛劃破寂靜,一隊全副武裝的警察衝入一戶民宅,樓梯震顫,他們直奔二樓臥室。房門被猛然推開,槍口對準床邊驚醒的少年——傑米(Owen Cooper 飾),年僅13歲的他,被控謀殺女同學凱蒂。
《混沌少年時》劇照
傑米矢口否認,父親(Stephen Graham 飾)同樣堅信兒子清白,不惜一切追查案情,誓言要揭露真相。隨著調查深入,警方與心理專家相繼介入,逐步揭開校園生活的陰暗角落,也讓人窺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問題。傑米的無辜是否經得起考驗?真相究竟是救贖,還是更深的混沌?
令人屏息的敘事迷宮 揭開犯罪心理的深淵
《混沌少年時》劇照
《混沌少年時》的故事剛開始像是老套的青少年犯罪片,但它透過「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巧妙交錯不同視角讓劇集昇華直接封神,從嫌犯與其家人,到辦案警察、受害者的朋友與心理學家,每個人的視角都是拼圖的一部分,帶領觀眾層層剝開案件的真相,最終迎來震撼性的情感衝擊,呈現一場縝密細膩、直擊人心的犯罪探索。
《混沌少年時》劇照
不同於傳統犯罪題材的獵奇敘事,《混沌少年時》更關注犯罪心理的成因。傑米的行為並非單一事件促成,而是家庭冷漠、同儕壓力、社會期待層層累積,最終在某個臨界點徹底爆發,讓人深思:「惡」究竟是如何誕生的?
《混沌少年時》劇照
有毒男性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隨著案件的深入追查,我們看見主角傑米身上有著當代青少年男性面臨的隱形枷鎖。他被困在一種扭曲的世界觀裡,認為「不夠男人」是一種恥辱,覺得自己必須證明力量,否則就會被同儕嘲笑。
安德魯·泰特(Andrew Tate)
這種價值觀雖然偏激,卻並不罕見,劇中提及了英美爭議網紅安德魯·泰特(Andrew Tate),他以極端的男子氣概吸引了大批年輕男性追捧,特別是那些在追求女性失敗、或感受到「極端女權」壓力的男生。這些人將安德魯視為榜樣,從他的言論中找到共鳴,將憤怒合理化,甚至將其轉化為對他人的霸凌與攻擊。
根據英國網路安全組織Internet Matters的調查,超過半數的年輕父親對安德魯·泰特抱持好感,而23%的15-16歲男孩也對他抱持正面態度。安德魯透過炫耀財富、肌肉與異性緣,塑造了一種看似成功的男性形象,並強調男性必須支配女性,甚至發表「女性自衛是胡扯」等言論,進一步強化性別刻板印象,讓性別平權開倒車。當青少年渴望認同,便可能透過模仿這種安德魯的言行來獲取自信,甚至將欺凌與暴力視為展現男子氣概的方式,壓抑了多元性別氣質的存在。
在傑米的故事中,不但體現家庭與同儕的影響,還有來自網路時代的「男性典範」如何改變青少年的價值觀。當這種文化將暴力、支配、征服視為男性力量的象徵時,最終荼毒的,不只是女性,而是整個世代的男孩。
來自現實的黑暗寓言:劇本靈感源自更駭人的真實事件
《混沌少年時》的故事,部分靈感來自基塔·瑟倫(Gitta Sereny)撰寫的紀實作品《Cries Unheard: Why Children Kill: The Story of Mary Bell》。這本書記錄了1968年震驚英國的案件——11歲女孩瑪麗·貝爾(Mary Bell)殺害兩名幼童,被判有罪,成為英國史上最年輕的殺人犯。書中也揭露了瑪莉生長於一個充滿性虐待與暴力的環境,讓人不禁思考,邪惡究竟是與生俱來,還是環境一手塑造?
編劇傑克·索恩(Jack Thorne)在訪談中提到,《混沌少年時》的重點並不只是「誰是兇手」,而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他希望透過傑米的故事,帶出更深層的問題:當青少年陷入困境時,社會到底是如何回應的?「我們正在探討男子氣概,思考我們作為男人,是怎樣的父親、伴侶和朋友,並強烈地追問我們作為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混沌少年時》3月13日已在Netflix上線。如果你喜歡懸疑劇,但又想看到比兇案本身更發人深省的犯罪心理剖析,那這部影集絕對值得加入觀看清單。不但讓你全程屏息以待,甚至在劇終後在內心留下久久無法平復的震撼。
(圖片來源:Netflix、BBC)
更多放言報導
《機醫》延伸劇來了!tvN韓劇《總有一天會機智的實習醫生生活》4月開播 高允貞披白袍化身婦產科菜鳥醫生
比漫威宇宙更震撼?羅素兄弟斥資3.2億美元打造科幻冒險片《電幻國度》,人類與機器人最終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