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與景氣擾動 政策彈性抵禦市場波動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指出,3月份金融市場主要受到兩大因素干擾持續震盪,一是川普關稅政策加快推進,並採取比預期強勢的「先打擊再談判」策略,政策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造成影響。二是美國經濟基本面疑慮升溫,關稅、削減支出、政府效率部(DOGE)裁員等政策,加大干擾消費信心、影響就業數據轉弱,拖累金融市場走勢。
不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認為,關稅以及美國經濟疑慮的都仍是短線干擾,還不足以影響下半年製造業復甦的趨勢。首先,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表示,維持「關稅是談判籌碼而非最終目的」的基本假設不變,川普政府最終目的還是吸引投資、降低逆差,以及保護特定產業;因此即便先打擊再談判策略不可避免造成短線市場干擾,但最終不會走向極端關稅(全球10%、中國60%、加墨永久25%)情境。
第二是美國政策對短期景氣造成干擾,其中即時模型(GDPNow)下修1Q25的GDP預估值原因包含:一是廠商因應關稅而提前進貨,但是出口尚未跟上,造成淨出口大幅拖累成長預估;二是去年底消費旺季動能相當強勁提前透支部分消費,加上寒冬拖累消費意願;三是政府效率部(DOGE)進行裁員和削減支出,拖累消費者信心。
基準情境關稅的衝擊可控但短線不免震盪。(圖/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但是,聯邦雇員扣除郵務服務僅240萬人,佔整體就業人口僅1.5%,即便根據目前市場機購預測2025年聯邦裁減雇員30~50萬人,對失業率上升衝擊也僅有0.2~0.3%,不至於造成失業率失控。其次,在就業市場薪資成長穩健的情況下,加以本行預估關稅政策不走向極端,消費信心的短線擾動不會造成實際消費出現快速反轉。且進一步觀察全球製造業PMI指數已連續2個月站上50之上,領先指標(新訂單/存貨比)也逾36個月新高,長短期新訂單再次同步擴張。因此,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表示,不改今年景氣與行情先抑後揚的看法。
短線關稅政策對市場的擾動仍持續,且4月進一步升溫機率高。2月13日川普簽屬「公平互惠計畫」備忘錄,預計4月2日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即便評估不會是對全球普遍加徵關稅,但短期對部分產業如汽車、半導體、藥品,以及美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如歐盟、中國、墨加、日韓台、印度及越南等,難以避免先加徵關稅再談判的動盪過程,短線股票估值再擴張空間受限。
美國政策不確定,資金將持續往非美分散布局。(圖/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綜上所述,關稅與縮減支出干擾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4月關稅風險升高、預期短線市場持續震盪。不過非美景氣持續復甦,歐洲近月就業與消費數據優於預期,配合財政擴張計劃以及持續降息,預期維持擴張趨勢;日本春鬥調薪協議達5.46%、續創31年新高,可支持內需動能不墜;中國開年房市與消費亦表現築底更為明確。是以在美國景氣不衰退,非美溫和復甦的情境下,本行預估下半年製造業復甦趨勢不變,企業獲利亦維持穩健成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建議,短線減股加債,資金轉往政策明確以及估修復類資產。
注意:本行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用途。本行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 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行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應審慎衡量本身之需求及投資之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未經本公司許可,本資料及訊息不得逕行抄錄、翻印或另作派發。本行以上市場資訊與分析,不涉及特定投資標的之建議。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原文出處:關稅與景氣擾動 政策彈性抵禦市場波動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無畏市場震盪 資金持續流入投等債市
台股3月至今已下跌逾千點 卓榮泰:未嘗不是重新站在高點的契機
329檔期總銷規模達8223億元 房市將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