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哄》播完後重追《長風渡》與《卿卿日常》 ——為什麼女生都喜歡「先婚後愛」的戲碼?
《難哄》大結局後,心裡總是感覺空落落的,乾脆找了兩部白敬亭的古裝劇來看——《卿卿日常》和《長風渡》。《卿卿日常》講述了虛構的「聯合國」九川中,幾位來自不同川域的女子的故事。九川之中,每一川都具有不同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而女子在其中的身份地位亦不同,有以男子為尊的,如九川老大新川;也有以女子為首為尊的,如丹川;更有男女平等的,如霽川。而戲劇衝突的點在於推崇男女平等、自由戀愛、一夫一妻制的霽川女子李薇(田曦薇 飾)卻嫁到了推崇男子為尊、一夫多妻制的新川皇家,遇見了庶出的、在皇宮中不太受重視的六少主尹崢(白敬亭 飾)。
《卿卿日常》算一部輕喜劇,重點在於呈現幾位正值妙齡、性格各異的女子的愛情故事、命運起伏,以及她們共同的創業歷程,還有男女主角涉及美食、養生、萌寵的逗趣浪漫愛情故事。裡面當然也有一些宮鬥戲,但比起《後宮甄嬛傳》、《琅琊榜》之類的,《卿卿日常》裡的這類戲份實在顯得太小兒科。只是,人家名字都直說是「日常」,所以就是輕輕鬆鬆看他們兩人三餐四季,做飯、吃飯、鬥嘴、拉扯、談一個甜甜的小戀愛就足夠了。何況裡面沒有雌競,只有超多的GIRLS HELP GIRLS,尤其是三少主家的夫人和「節氣姑娘們」一致對三少主的揶揄嘲諷、柔性反抗,屬實有趣、紓壓,哈哈~
相較而言,《長風渡》更偏向正劇,有家族興亡、政權更替,也有與愛情線交織的清晰的人物成長線,不過作為觀眾,大家可能更容易被男女主角的愛情戲吸引,畢竟網路上還瘋傳兩人的城牆吻戲拍到情不自已,又有人說兩人正是因這部劇定情等等。《長風渡》的男女主角——顧九思(白敬亭 飾)是生於江南首富之家、世人眼中不務正業的紈絝子弟;柳玉茹(宋軼 飾)是布商之女,玲瓏剔透,外柔內剛,母親雖為正妻,卻因娘家遇難沒落遭小妾欺壓,玉茹不得已只能用重重心機來保護自己。
這樣原本相厭的兩個人,卻陰差陽錯被迫成親,而後又攜手成長、雙向奔赴、彼此救贖,終於相看兩歡,長相廝守。她讀懂了他貌似紈絝,實則是世所難遇的赤子之心,陪他從不諳世事的公子哥成長為能擔起家國重任的男子漢大丈夫。他憐惜她、愛護她,不僅給她一生從未有過的寵溺,更信任她、支持她,助她開創屬於自己的商業版圖,成就自我。
有趣的是,《卿卿日常》和《長風渡》兩部劇都是「先婚後愛」,都有點「命中注定我愛你」的意思。據說,晉江文學城的用戶絕大部分為年輕女性(傳言女讀者超過90%),那麼為何女生更偏愛「先婚後愛」的故事?或許是因為女性更沒有安全感(這絕不是因為女性生來軟弱,而是因為歷史文化、社會環境等種種原因造成的女性機會更少,面對的生存環境更艱難、更複雜),「先婚後愛」透過婚姻(無論是《長風渡》裡的陰差陽錯,還是《卿卿日常》裡的選妃制度)提供了某種保障,構建了一個安全邊界,也就是將傳統婚戀關係中的「承諾」前置,以契約的形式降低了現代愛情的不穩定性。
這種敘事策略實際上滿足了人們對確定性的深層渴望——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尋求相對穩定的情感容器。
此外,「先婚後愛」也代表著,當物質條件、社會地位等指標完成初步匹配後,愛情得以在更純粹的互動空間中自然生長。畢竟人們早已厭倦瓊瑤戲中男女主角為了跨越階層障礙,各種爭執對抗、不停闖關的抓馬橋段。《卿卿日常》中男女主雖然生活在皇權之下,卻也有自己的一方小院,營造一系列日常的、溫暖的浪漫。《長風渡》裡男主角爸媽都是通情達理之人,對女主角愛護有加,也為男女主角留足了一起成長的空間。
《長風渡》裡最動人的一幕當屬男女主角在城牆上的深情長吻,那是即便面對滔天戰火、生死茫茫,仍因為有彼此在,就有千鈞重的篤定——
「我顧九思,願以此身血肉,遮風擋雨,護你衣裙無塵、鬢角無霜。」
「願我如長風,渡君行萬里。」
再者,「先婚後愛」將婚姻制度作為培養情感的器皿,似乎也暗合傳統文化中「先成家後立業」的生命秩序觀,但這並非百分百地繼承,更像是在傳統與現代、古典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衝突中,選擇性的文化調適。當現代人的孤獨像散落滿地的拼圖,當交友軟體滑過千百張面孔卻拼不出一張完整的歸途,人們開始懷念古典主義的純粹與長情。無論小說與影像中的故事多麼虛無縹緲、遙不可及,這個「愛情烏托邦」至少為或疲於奔命、或單調乏味的現實生活帶來了一絲絲撫慰。文字裡的婚姻契約成了透明的玻璃罩,讓兩顆行星得以隔著安全距離彼此凝望。他們在同一屋簷下丈量晨昏,鍋碗瓢盆的煙火氣裡,藏著比玫瑰更動人的試探。
無論是穿越狼煙的千里跋涉、彼此救贖的生死考驗,還是一飯一蔬的尋常滋味、一朝一夕的歡喜相對,劇裡的他們都一再證明,只因愛的質地純粹、堅韌、深切,愛的保鮮期竟可以如此趣味盎然又長長久久。
雖然只是虛構。
可惜只是虛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