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學記 慈濟人25年陪伴接住脫隊的孩子

1956年創建的「彰化少年感化院」,在2021年改制為矯正學校,更名為「勵志中學」。目前在校學生人數310人,是全台收容人數最多,而且唯一收女生的矯正學校。面對別人不敢教、不願教的問題青少年,勵志中學師長和慈濟志工,用愛與耐心陪伴。從2000年起,慈濟志工定期到勵志中學關懷,至今25年不間斷,不但讓迷途青少年,找回自我生命價值,還創造很多扭轉生命的故事。

「 這個叫做愛的按摩。」

前身叫做「彰化少年感化院」的勵志中學,這堂課、不只有師長陪伴,還有志工一對一的關懷。

慈濟志工 陳紫瑜:「 (勵志中學)這些女生們,她們受過很多的情傷,頌缽它是一個療癒 ,擦精油(過程) 讓她們回來,看見自己 愛自己 。」

「永恆的陽光 照耀著你。」

勵志中學學生 阿麗:「我學到了就是,由內而外地去愛自己。」

勵志中學學生 小美:「(我看見我的優秀),我愛我自己 。」

勵志中學學生 小雅:「因為我是寶藏女孩,(對 我們給她鼓掌) 。」

別人望之卻步的問題青少年,在志工心底,卻是等待開發的寶藏。

勵志中學校長 林家如:「慈濟有專業的社工老師,對我們(勵志中學)的小孩,可以很快地親近,博取他們的信任感 (學生)心事,也會跟他們(慈濟志工)交談,或者有挫折有困難,也會自己傳訊 傳LINE,打電話給慈濟的師兄師姊。」

勵志中學和一般學校不一樣,這裡沒有畢業生,只有出校生。像20歲的小婷,就曾在這裡待了3年。

聲音 勵志中學出校學生 小婷:「我從13歲的時候,(犯罪)進入司法單位,我礙於一些創傷經驗的關係,我跨不出來那第一步。」

勵志中學校長 林家如:「 慈濟的師兄師姊,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一直往大家最頭痛的孩子,一次一次一次地,來到勵志中學(關懷)。」

從2000年起,慈濟志工定期到勵志中學關懷,至今25年不間斷。

勵志中學輔導主任 康瑞芷:「慈濟(志工)有進來做歲末祝福,感恩的活動,平常的話 他們會入班當志工,固定每個月都會入校,安排像是之前畫禪繞畫,或是像這次一樣的頌缽課程,在這邊 他們團體生活的壓力,其實滿大的 ,透過慈濟這樣子課程,他們都可以抒發出來。」

「我會好好地愛我自己 。」

聲音 勵志中學出校學生 小婷:「(陳)紫瑜師姑她在,那個(輔導)過程中,總是告訴我 我是值得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慈濟志工 陳紫瑜:「 有一些孩子在搖擺的時候,沒有人陪伴 他就走回頭路,我們是否能夠及時伸出援手。」

小婷今年考上大學,脫離昔日陰霾,迎向希望人生。

聲音 勵志中學出校學生 小婷:「長時間的這樣一點點,一點點的陪伴,能夠讓每個孩子 更勇敢地,跨出他心裡的那一步。」

勵志中學校長 林家如:「慈濟人的愛,當他要放棄自己的時候,或者當他把刀槍拿起來的時候,他會放下來 因為這樣一點的愛,因為曾經有這樣的關懷。」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發揮"銀"響 家門車庫變身長照1.0
500天守護與奇蹟 病患家屬手作小物表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