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人研究發現!每天花1分鐘「這樣走路」就能護心血管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常常抱怨沒有足夠的時間從事規律運動。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即使是平時沒有特別運動習慣的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入短暫且強度較高的身體活動(Vigorous 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VILPA),便有可能降低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特別是在女性族群中。

 

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這項研究以「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的龐大資料為基礎,利用可穿戴式加速度計精準測量受試者的日常活動型態,進一步將這些零碎且高強度的生活動作與心血管健康狀態連結起來,為預防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維。

看更多:蛋白質怎麼吃才正確?增肌、減脂吃法大不同!蛋白質1吃法防脂肪生成

 

英國生物銀行 收集近50萬名志願者健康數據

英國生物銀行是英國政府支持的長期大型健康研究計畫,收集自近50萬名英國志願者的基因、生活型態與疾病狀況,成為國際醫學研究的重要數據資源。研究團隊透過「觀察性研究」的方式,長期追蹤這些參與者並紀錄其生活習慣和健康結果,而非實驗操控。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穿戴式加速度計,可即時量化日常動作的強度與時間。所謂「VILPA」指的是生活中不經刻意安排的高強度短暫活動,像是快步走路去趕公車、快速爬幾階樓梯或搬運稍重物品等。

看更多:65歲資深男星「走不動」嘆:全靠意志撐 醫揭4大原因 散步能當運動嗎?

 

女性每天1至3分鐘高強度活動 可保護心臟健康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每天只需要約1至3分鐘的高強度短暫活動,就可能對心臟健康產生明顯的保護效果,而男性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才能獲得類似益處。王介立指出,這項發現對於那些不習慣或不願意參與正式運動的人而言,是一個鼓勵:透過日常片段的活動就能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

 

短暫高強度運動 成為心血管疾病預防新思維

這項研究透過大規模的觀察性研究設計,結合可穿戴式裝置的精確監測,提供了短暫高強度運動對心血管健康的潛在效益證據。王介立認為,這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開啟了新的思維方向,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機會,適度增加身體活動強度,即使時間不長也能為健康帶來助益。

看更多:心跳每增加10下 死亡風險暴增9%!營養師揭10招平緩心律穩心跳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介立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不一定要跑步!研究驚人發現「這些小動作」就能降失智風險41%
他73歲超慢跑了13個月 糖化血色素穩穩控 前、後這樣做更有用
2個月減重16公斤「不是靠運動」!林右昌瘦身祕訣是戒2物 專家曝正確進食順序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