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伺服器算力會過剩? 阿里巴巴蔡崇信警告:數據中心恐有泡沫風險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兼主席蔡崇信,25日在香港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上發出警告,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已超出人工智能(AI)初始需求。此言引發市場對AI產業泡沫化的疑慮升溫。(圖片來源/阿里巴巴集團官網)

阿里巴巴聯合創辦人兼主席蔡崇信,25日在香港滙豐全球投資高峰會上發出警告,全球資料中心建設速度已超出人工智能(AI)初始需求,特別是美國多項數據中心投資出現重複與重疊現象,可能導致AI資料中心建設出現泡沫風險。

中國企業方面,阿里巴巴計畫2025至2027年投入逾人民幣3,800億元,聚焦AI與雲計算全球布局;字節跳動、騰訊、百度也積極投入資料中心與AI研發。然而,蔡崇信認為,當前建設速度可能超出實際需求。

受此影響,台股AI相關族群近日走勢疲軟,輝達(NVIDIA)周二美股收盤下跌約0.59%,半導體類股也收黑,今日台股開盤後,台積電等相關也相對疲軟,顯示市場仍有疑慮存在。

科技巨頭與投資基金,已顯露盲目擴張跡象

蔡崇信指出,從美國到亞洲,科技巨頭與投資基金正競相搶建伺服器基地,但這波熱潮已顯露盲目擴張跡象。他表示:「我開始看到某種泡沫浮現。」許多計畫在動工時尚未鎖定明確客戶,有些資料中心甚至在未簽訂「上架」協議前便開始籌資。

他警告:「當有人靠推測來蓋資料中心時,我就開始擔心了。現在許多人出來募資,基金也紛紛湧現,動輒籌募上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資本。」

他進一步舉例,今年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Meta分別承諾投入1,000億美元、750億美元及最高650億美元興建AI基礎設施,「我對美國在AI領域的投資金額感到震驚。」

北美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亞馬遜、Google、微軟、Meta)2024年資本支出合計達2,460億美元,較去年激增63%,創歷史新高,2025年預計再成長約30%,達3,200億美元以上。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回歸白宮後,OpenAI、軟銀及甲骨文宣布成立投資規模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建公司「星門」,進一步推升AI建設熱潮。蔡崇信質疑:「這些投資趕在當前需求之前,只是預測未來需求會更大,我不認為這完全必要。」

高盛下調AI伺服器預測,台股供應鏈承壓

根據高盛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受客戶需求低於預期及供應瓶頸影響,AI伺服器機架2025與2026年出貨展望疲弱,預測分別下調至1.9萬台與5.7萬台,較原估3.1萬台與6.6萬台大幅減少38.7%及13.6%。

高盛因此下修2025年全球機架級AI伺服器出貨預測,並調降11檔台股相關個股目標價,其中廣達影響最大,評等從「買進」降至「中立」,目標價下砍21%至293元;鴻海、緯創、奇鋐等其他10檔個股目標價下調5-13%。這是外資圈首份全面下修台系AI伺服器供應鏈目標價的報告。

高盛分析,AI伺服器出貨低於預期主因包括客戶需求不如預期,以及生產組裝階段的供應限制。廣達今年營收與獲利預估分別下修14%與5%,但高盛仍看好其AI伺服器業務成長動能,預計今年營收年增33%,明年成長57%。

供應鏈業者:算力過剩風險確存

對於蔡崇信的示警,鴻海、廣達等台灣一線AI伺服器代工廠25日未予置評。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有AI供應鏈業者私下坦言:「目前市場算力供應確實有過剩風險。」

這位業者分析,大型雲端業者如阿里、亞馬遜AWS、微軟及Google興建AI資料中心多為自用擴張業務,同時也租賃給客戶;但中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若單純提供算力,目前供需確有失衡可能。業者認為,蔡崇信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市場需謹慎評估AI熱潮下的長期需求。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美國擴大貿易黑名單 鎖定中國AI與軍事技術發展
川普把晶片和製藥同時納入國安議題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台廠機會來了
美副總統夫人到格陵蘭看狗拉雪橇比賽惹眾怒 范斯隨後加訪視美軍行程減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