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亞馬遜逼使用者交出隱私?Echo 裝置3/28 起強制上傳 Alexa 語音錄音,引發隱私爭議

從 3 月 28 日 開始,所有透過 Amazon Echo 裝置對 Alexa 下達的語音指令,將自動上傳至 Amazon 亞馬遜雲端處理。就算是使用者曾經開啟「不傳送語音錄音」功能,這項隱私權保護也將被移除,換句話說未來所有 Alexa 錄下的對話內容都會傳送到 Amazon 亞馬遜的雲端伺服器。這項改變讓不少使用者擔心,究竟是智慧家庭進步,還是隱私權的退步?

Amazon 為什麼要修改?Alexa+ 是關鍵! 隨著 Amazon 推出全新的 Alexa+ 訂閱服務,這款升級版 AI 語音助理將具備更強大的語音辨識和個人化功能。然而,為了支援這些新功能,Amazon 表示需要仰賴「Amazon 安全雲端」進行處理,因此決定停用「不傳送語音錄音」選項。即使使用者不打算訂閱 Alexa+,這項改變仍將影響所有 Echo 使用者。

Amazon 在寄給用戶的電子郵件中解釋:「隨著公司擴大 Alexa 的生成式 AI 功能,這些功能需要仰賴 Amazon 安全雲端的運算能力,因此我們決定不再支援此功能。」

換句話說,使用者的語音指令必須傳送到 Amazon 的雲端處理,否則 Alexa 很可能無法正常運作。

不接受?那就只能選擇犧牲功能! 如果使用者選擇不讓 Amazon 儲存語音錄音,將直接影響 Echo 裝置的部分功能,尤其是「Voice ID 語音辨識」功能。這項功能能讓 Alexa 分辨不同使用者,並根據聲音提供個人化體驗,例如播放個人音樂清單、行事曆提醒、甚至是智慧家庭控制。

過去 Amazon 曾表示:「如果選擇不儲存任何語音錄音,Voice ID 可能無法運作。」但從 3 月 28 日起,這不再只是可能,而是一定無法使用。這也代表如果你不想讓 Amazon 儲存你的語音資料,就只能放棄 Echo 的個人化體驗。

隱私爭議:Amazon 的黑歷史 其實,這並非 Amazon 第一次因為 Alexa 的隱私權問題引發爭議:

  • 2019 年,《彭博社》報導 Amazon 員工在工作時,每天會聆聽超過 1,000 段 Alexa 錄音,並進行改善語音辨識系統。

  • 2023 年,Amazon 因爲沒有妥善處理兒童的 Alexa 語音資料,被罰款 2,500 萬美元。

  • 更令人擔憂的是,Amazon 的語音錄音曾經成為法庭上的刑事案件證據,這讓許多使用者擔心家中的對話會被「無限期保存」並用於其他目的。

就算是 Amazon 表示:「語音紀錄要求傳送到 Amazon 安全雲端的過程中,均經過加密,並具備多層安全保護措施。」但這真的足夠嗎?真的不會被解密曝光嗎?保存時間又會是多久呢?

未來怎麼辦?隱私權 vs. 便利性,你怎麼選? 這次改變,迫使 Echo 用戶做出艱難抉擇:

允許 Amazon 儲存你的語音資料,享受更聰明的 Alexa+ 和 Voice ID 功能。 拒絕上傳語音資料,但犧牲 Alexa 的核心功能,讓你的 Echo 變成一台「智能音箱殘廢版」。 停止使用 Echo,換成其他注重隱私的語音助理(例如 Apple 的 Siri,處理大多數指令時都在裝置本地完成)。 但無論使用者最終選擇哪個選項都顯示 Amazon 亞馬遜顯然在豪賭一件事:「使用者對於便利性的追求,最終會讓他們放棄隱私權」。

這場隱私與便利性的拉鋸戰,其實不只有 Amazon 會遇到,其他各種生程式 AI 也都有類似的問題,而這些上傳雲端的語音內容究竟會保存多久?公司又會如何保護使用者的隱私,這也成為使用者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原文網址:三嘻行動哇

圖片及資料來源:TechCrunch

▶▶▶看更多三嘻行動哇文章
DIY 升級 Mazda MX-5 車載多媒體系統,實測從台北開到台南是否好用?
【教學】超簡單!教你把 ChatGPT 變成 Safari 預設搜尋引擎,升級搜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