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終於達成氣候融資協議 峰會重點一次看

(中央社巴庫24日綜合外電報導)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歷經2週的緊張協商,最終在期限過後2天達成氣候融資協議。路透社整理本次峰會的重點如下:

● 氣候資金仍然不足

本次氣候峰會核心議題是設定全球氣候融資的新年度目標,這項議題讓各國展開長達2週的激烈討論。

雖然最終達成協議,各國承諾在2035年底之前每年提供3000億美元資金,許多開發中國家依然認為這筆金額遠不足以應對氣候挑戰。

開發中國家也警告,將實現目標的期限設在2035年,也就是距今10年後,可能會阻礙全球的潔淨能源轉型腳步。

包括印度在內的一些國家還譴責,富裕國家試圖將開發中國家付出的資金納入這項年度目標。

● 川普當選重返白宮影響氣氛

儘管川普(Donald Trump)尚未就職美國總統,但這位氣候變遷否定論者在本月5日勝選重返白宮,使COP29峰會的討論蒙上陰影。

川普誓言要帶領美國退出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並要任命另一名氣候變遷懷疑論者萊特(Chris Wright)為能源部長。萊特曾質疑全球暖化的科學根據、指氣候變遷是迷思、反對能源轉型。

儘管美國是歷史上碳排總量最多的國家,應為氣候變遷負起最大責任,但川普當選意味著美國在COP29峰會的作用將微乎其微,同時也壓低各界對氣候融資目標的期望,因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不太可能做出貢獻。

● 碳信用額度開綠燈

為碳信用額度交易建立規範的目標經過近10年努力,COP29峰會終於達成協議,允許國家之間利用碳信用額度籌措資金、抵消碳排,或在市場上進行交易。

目前仍有註冊系統的結構,以及透明度義務等小細節尚待敲定,但提倡者期望,推動碳抵換將有助於吸引數以十億計美元,來投入應對氣候變遷的新計畫。

● COP進展面臨質疑

儘管大肆宣揚氣候協議多年,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氣溫仍持續攀升,引起各國警覺。極端天氣型態日益頻繁,顯示出各國當前的進展速度不足以阻止氣候危機發生。

今年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一年,且有證據指出,氣候變遷影響速度比預期更快。

● 貿易緊張局勢浮現

開發中國家在COP29峰會大力推動氣候相關貿易壁壘的討論,認為富裕國家貿易政策帶來的高額成本削弱他們投資綠色經濟的能力。

其中焦點便是歐洲規劃中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但同樣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可能會對所有進口商品廣泛徵收關稅。

● 化石燃料利益

今年已是連續第3年在化石燃料生產國舉行COP峰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秘書長蓋斯(Haitham Al Ghais)和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的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都曾說,石油和天然氣是「上帝的禮物」。

最終,此次峰會未能提出具體步驟來兌現COP28的承諾,亦即在2030年底之前推動從化石燃料轉向其他燃料的過渡,並將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加2倍。

許多談判代表覺得此事為一次挫敗,認為這反映出化石燃料利益對氣候談判的影響過於強大。(譯者:王嘉語/核稿:陳彥鈞)1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