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老是在外,不少人都憂心三高問題,但過度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又怕引發營養不良的健康危機!攝取優質蛋白質對腎臟有問題的患者來說更是重要,醫師也點出自助餐類的一類蔬菜,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更具有多重保健功效,包括抗氧化、提升免疫力及降低膽固醇等,根本是小兵立大功!
想要成功減重,除了控制食量,吃得健康也是關鍵。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分享好市多9種食物,不只食用方便,更是減重神物,例如花椰菜米,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葉酸,幫助消除脂肪、減少水腫,或是黃色櫛瓜,高纖又低升糖指數,還能穩定血糖。
想要健康長壽要如何做起?台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平時工作繁忙,經常需要在手術室和病房間穿梭,但他仍然找到方法維持健康生活。他認為當醫生不僅需要幫助病人,還要以身作則照顧好自己,因此他非常注重
淡出演藝圈好多年的「台灣第一美女」蕭薔,長期透過書法和瑜伽修身養性,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已經56歲的蕭薔,身材外貌狀態仍極佳,仙氣飄飄的模樣完全看不出年紀!蕭薔的保養祕法是什麼? 56歲不老祕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癌症醫師廖繼鼎表示,許多癌症患者常抱怨,已極度養生,卻仍罹癌,然而,事實上,許多人自以為的好習慣正默默地傷害健康。他舉例,許多人每天喝一杯果汁,事實上,根本是「糖水」!大量果糖可能導致胰臟癌、脂肪肝,且讓血糖飆高,成為癌細胞的溫床,吃水果比喝果汁更健康。
不少中年人覺得減重越來越困難,其實都和「身體發炎」脫不了關係。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外,可以多吃富含Omega-3、有抗氧化多酚的食物。
肝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醫師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咖啡除了可護腎外,也具有保護肝臟的效果,研判是因為咖啡中的綠原酸與葫蘆巴鹼成份,避免了病毒或酒精所導致的肝臟傷害。另有研究發現,美式咖啡護肝效果最好,其次是義式咖啡;至於虹吸、冰滴咖啡,護肝效果反而較差。
都市傳說是真的?不少人說喝蔓越莓汁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醫師陳潔雯表示,蔓越莓其中一種成分,確實能抑制大腸桿菌附著在膀胱內壁的能力,從而降低感染風險,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對於容易尿道感染的兒童而言,感染風險可減少約54%,相當顯著。
多吃蔬果不只幫助排便,還能預防癌症。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提到,高麗菜營養價值豐富,除了有助於免疫力提升、細胞修復,還能緩解便秘,同時穩定血糖,對預防乳癌、消化道癌症有潛在好處,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選擇,採用清炒、涼拌或蒸煮方式烹調,避免過度加熱以保留營養。
網傳「用油漱口」助排毒,真的有用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其為源於印度的古老秘方,研究發現,牙齦炎患者每天以椰子油漱口一周後,牙菌斑指數和牙齦炎指數明顯下降,顯示有助於抗炎、排毒,不過他也提醒,用油漱口只是輔助,平時還是要用刷牙和牙線清潔牙齒。
大家知道嗎?喝牛奶不僅僅是補充鈣質,對於某些人來說,甚至能成為預防大腸癌的秘密武器!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大家擁有特定的基因變異,牛奶對於降低大腸癌風險的效果更為顯著,甚至可能成為健康管理的關鍵之一。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基因變異rs4988235密切相關。 這個基因讓喝牛奶不再只是營養補充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在基因學中,rs4988235又稱為C/T(-13910)或13910T,位於MCM6基因,但它的作用影響到與乳糖代謝相關的 LCT 基因。LCT基因負責生成乳糖酶(Lactase),幫助人體分解乳糖,讓我們能夠消化牛奶。如果大家攜帶了rs4988235的T等位基因,就擁有了「乳糖持續表達基因型」,這意味著即使成年後,乳糖酶的分泌能力仍能持續,避免乳糖不耐症。而大型研究顯示,擁有這個基因變異的人,每天攝取200克牛奶(約一杯),能大幅降低大腸癌風險,效果比沒有這個基因的人高出40%! 牛奶中的鈣 才是關鍵防護盾 為什麼牛奶能降低大腸癌風險?張家銘說,這其中的功臣是鈣質。鈣能與腸道中的膽汁酸和游離脂肪酸結合,減少它們對腸道細胞的毒性,從而降低癌變的可能性。具體來說: •每天攝取約 3
白吐司是不少人的早餐最愛,吃白吐司健康嗎?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了30年一次的大修正,把白吐司踢出健康食物名單。醫師指出,吃白吐司恐導致糖尿病肥胖,究竟哪種吐司比較好?吐司邊也不健康?
有些老年人擔心三高問題,不敢吃肉和雞蛋,反而造成營養不良。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到,腎臟病患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選擇富含優質蛋白的「芽菜類」,不只幫助骨骼發育,還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膽固醇、修復肝臟機能、降血脂等。
[周刊王CTWANT] 代謝科醫師陳潔雯在FB發文表示,一項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最新研究指出,肥胖與多達16種心血管與代謝疾病存在明顯且逐級上升的關聯性。這項由英國研究團隊進行的大規模研究,共分析了超過27萬名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疾病風險變化。結果顯示,當BMI...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預防勝於治療,腸道健康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透過良好的飲食習慣、日常規律的運動、保養等方式都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日系益生菌品牌,首度在台推出品牌大使,希望讓良好觀念深植人心。超可愛的品牌吉祥物,讓人看了瞬間融化,吉祥物除了外型可愛,命名還別具巧思,象徵補充好菌、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性,再搭配規律運動、適當放鬆身心,就能打造全方位的健康理想生活。原文出處:維持腸道健康! 日系益生菌首度在台推品牌大使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每天一杯含糖手搖飲!醫警告:胰臟癌風險飆87%最快6月!健保擬訂「醫事人員薪資保障」條款 沒達標醫院診所取消健保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亞洲醫療大獎雙料大獎
不想出院!健保署近期正在研擬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其中針對病情已經穩定的住院病人若賴著不出院,將明文規範「健保不予給付或減少給付」。衛福部長邱泰源今(12)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尊重專家們所討論的修法方向,薪資規範部分需更細膩討論,也相信沒有病人願意一直住院,政府最重要的目標是做好醫療與照護的銜接制度。(記者:簡浩正)
我們知道年紀越大、骨質流失越嚴重,75歲後一跌倒往往就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骨折,更別說是車禍這類嚴重撞擊的意外。然而,日本92歲營養學者香川靖雄,近期在一起車禍中...
58歲本土劇演員徐亨日前透露罹患腦瘤,所幸是良性,再者考慮到身體狀況,目前僅靠吃藥治療,卻因藥物體重狂飆。國泰綜合醫院表示,腦瘤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眼睛外觀變形、單側聽力變差、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單側肢體麻木或無力、人格改變、荷爾蒙的異常、癲癇發作」,若出現上述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做檢查。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癌症,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字眼,常被視為毫無預警、突如其來的災難。但重症科醫師黃軒指出:「癌症不是無緣無故找上門的!」它背後藏有種種原因,就像拼圖,需要我們用心拼湊出全貌。黃醫師也說,癌症不是單槍匹馬的敵人,而是一群因素聯手搞亂的結果。這些推手可以分成四大類,每一類都像生活中的隱藏「Boss」,等著你去破解。
名廚詹姆士自曝三酸甘油酯嚴重超標,飆到正常值3倍之高,服藥控制後才免於血管硬化的後果。醫師指出,高血脂症通常沒有症狀,卻是阻塞血管的主因,建議40歲以上善用健保給付的成人健檢,了解自我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