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的奇幻漂流》沒人類、沒對白依然打動人心 「小貓立大功」導演曝幕後故事
動畫片《喵的奇幻漂流》榮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全片沒有出現一個人類,也沒有動物會說話,魅力依舊席捲全球。故事描述洪水淹沒世界後,意外聚在一起的貓咪和其他動物們,登上如同諾亞方舟的船隻,逐漸學會一同努力生存、相互扶持。
《喵的奇幻漂流》在奧斯卡打敗皮克斯、夢工廠等大型製片廠的作品,此次獲獎更被視為打破奧斯卡的保守天花板。本片由拉脫維亞、法國和比利時的團隊共同製作,耗時五年半,只有40多人參與,預算也僅有350萬美元,相較於《腦筋急轉彎2》動輒兩億美元的預算,可說是天壤之別,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Gints Zilbalodis)更是用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取得的3D繪圖軟體Blender製作。
其實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從沒有在大型動畫工作室工作的經歷,他說雖然《喵的奇幻漂流》比皮克斯的動畫規模小了50倍,但比他上一部作品大了至少50倍,所以他也必須重新調整自己的步調。他認為低預算反而會讓創作者更加專注,不浪費任何資源,「我深刻感受到這種責任感,不能讓任何場景被刪除。」因此在製作過程中沒有做出重大的更改,始終往原本的方向前進。
「我認為大型與小型電影都有各自的空間,但對動畫而言,這些較小規模的作品仍然能夠與大製作競爭,這或許與真人電影不同。」在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看來,動畫領域上,技術的影響力相對較小,真正重要的是故事與情感,「如果這兩者能夠做到位,作品所帶來的衝擊甚至可能超越那些昂貴且精緻的大片。」
《喵的奇幻漂流》選擇不過度擬人化動物,展現最純粹的情感,導演認為動畫已經具有表現力,但還能透過其它手法呈現角色內心的想法,例如音樂、音效、場景調度、角色走位等,所以不需要刻意擬人化。尤其動物本身富有表情和魅力,若是變得像人類,反而無法帶給觀眾情感上的深度,甚至會讓觀眾分心,反過來透過觀察這些動物經歷的旅程,故事變得更加引人入勝,也更能觸動人心。
至於片中出現許多雕像和廢墟,為電影增添些許神祕,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解釋,是想營造一種冒險感,喚起觀眾的好奇和驚喜,就像貓咪所感受到的一切,「這部作品並不完全設定在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而是刻意塑造出一種超越時間限制的氛圍,它可能發生在現代,也可能發生在很久以前。」
導演很早就確定故事會發生在一艘船上,但不希望只是航行在一片遼闊的海洋中,所以他選擇了一個被洪水淹沒的世界,觀眾可以看到各種歷史遺跡與紀念碑,不僅能讓環境更加多樣化,也能避免場景顯得過於封閉或單調,「我不想把一切都解釋得太清楚,而是留下線索,讓觀眾自己去思考這個世界可能發生過什麼,他們需要主動參與這個故事,而不是單純被動地接受資訊。」
聊起本片受到哪些作品啟發,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提及由宮﨑駿執導的日本動畫影集《未來少年柯南》,「有些吉卜力粉絲可能連這部都沒看過,它也是以被洪水淹沒的世界為背景。」至於攝影的運用,他特別提到墨西哥名導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的作品以及1964年的電影《I Am Cuba》。
《喵的奇幻漂流》證明出色的動畫能超越語言和文化,僅管片中沒有任何人類角色和對白,卻是最打動人心的一部作品,如同導演獲獎致詞時,特別向那些毛茸茸的主角們以及牠們所象徵的團結精神致意,「我們必須克服分歧、找到合作的方式。」連貓咪都能理解,不管彼此有多麼相異,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
在獲得奧斯卡後,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日前光榮歸國,獲得拉脫維亞民眾熱烈歡迎,該國政府已承諾大幅增加資金支持本土動畫製作,並為導演的下一個作品提供補助。而在台灣,本片票房也突破1200萬新台幣,除了觀眾樂見如《再見機器人》般在影院長映,接下來導演金茲齊巴洛迪斯首部動畫長片《衝出迷境》(Away)也將在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