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影劇】「大人」退開!台灣願意相信年輕人眼光嗎?

Photo Credit:CineYouth 提供
Photo Credit:CineYouth 提供

作者:韋晢/看電影的路上

北美洲歷史最悠久的影展「芝加哥國際電影節(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甫於上(10)月落幕。

今(2024)年適逢影展 60 週年,除了網羅了從歐洲三大影展到多倫多電影節的競賽強片,也邀請備受矚目的新人(如拿下影展最高榮譽金雨果獎的《沒有煙硝的山村》導演莫拉德佩洛)與影壇大師(如焦點影人是枝裕和、終身成就獎得主麥克邁爾斯)共襄盛舉。

在星光熠熠的紅毯背板前,卻還出現了幾個年齡介於 14 至 22 歲的年輕人,他們並非影人眷屬或「亂入」拍照的粉絲,而是 CineYouth 的年輕得獎影人,他們的作品與上百部長短片一同於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放映。

「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得主《Body of Christ》。圖/CineYouth 提供
「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得主《Body of Christ》。圖/CineYouth 提供

芝加哥 CineYouth 影展是什麼?未成年也能參賽?

CineYouth 這個隸屬於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青少年影展,舉辦於每年 4 月份,開放 22 歲以下的年輕創作者投件,類型涵蓋劇情、動畫、實驗與紀錄等,得獎作品能夠在 10 月的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進行放映。

有趣的是,CineYouth 的得獎影片放映,不僅吸引了年輕影人的親友團前來支持,在一位難求的影廳裡,更坐滿了許多專程從其它地區來到芝加哥觀影的影迷,他們多半也是新銳影視創作者或學生。相比起來自三大影展的知名電影,這些技術或許略顯粗糙、卻由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創作者所拍攝的作品,顯得更加親切,也更有參考價值。

不同於台灣的學生短片影展,多限定 18 歲以上的大專院校學生參加,北美的青少年影展多半界定寬鬆,不但沒有學生身分的限制,更是讓各求學階段、從 10 歲到 22 歲的年輕創作者同場競技。

圖/CineYouth 提供
圖/CineYouth 提供

以台灣少數開放 18 歲以下創作者參加的「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為例,雖然影展開放國小到大專院校學生報名,卻也依照就學階段區分為不同組別──這般乍看維持「公平競爭」的保護機制,實則讓中小學生的作品鮮少受到同等關注(甫於上月公布的「金片子大賽」入圍名單,才鮮見高中生與大專院校生一同入圍的局面)。

芝加哥 CineYouth 的報名規定如此「寬鬆」,不免讓人擔心入圍名單是否會遭到擁有更多資源的影視學校學生「壟斷」;然而,翻開特地標上創作者年齡的入圍名單(顯然也是為了讓評審與觀眾能納入年齡作為評價脈絡),卻能發現 18 歲以下的入圍者占了近三分之一,而影展也以影片類型(劇情、紀實、實驗、動畫等)區分單元,未有以就學階段或年齡劃分量級的「保護機制」。

以影片類型區分競賽單元,不僅打破了年齡界限,更凸顯出世界各地年輕創作者多元的創作方向。以台灣同樣由影片類型區分單元的「金穗獎」為例,無論學生組或一般組,「實驗片」的入圍件數往往都只有劇情片的四分之一;儘管我們無從得知投件數量的多寡與評審的標準,但就 CineYouth 的入選與得獎名單來看,不僅劃分在實驗單元的影片數量高達 7 部(其中更有來自吉爾吉斯兒童實驗室 ATOM、由 10 至 14 歲兒童拍攝的實驗作品《Scared》),其它單元的作品也往往以高度的實驗性,挑戰劇情、動畫、紀實之間的分野。

體制外創作者受矚目,不問「身世」皆耀眼

今年獲得「最佳實驗獎(Experimental Award)」的作品《I Can No Longer See》,即是在台灣影展中少見的實驗短片集。現就讀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的 Raine Yung,以數部 1-2 分鐘的短片探討自我的多重形象。他在片中,先是以吉利丁自製透明人臉造型果凍後,將它如生日蛋糕般插上蠟燭、切塊後吃下,而後又以表演、動畫與裝置等多重形式,探討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創傷,最後結束於浸泡在浴缸中的一張張人臉。

獲得「最佳實驗獎(Experimental Award)」的作品《I Can No Longer See》。圖/CineYouth 提供
獲得「最佳實驗獎(Experimental Award)」的作品《I Can No Longer See》。圖/CineYouth 提供

儘管由多部短片構成,《I Can No Longer See》的不同章節卻又相互呼應、延續著藝術家一貫的關懷,不但顯現年輕創作者在創作形式上的開放性,其得獎的結果也展現了 CineYouth 不拘泥於傳統影片類型劃分的思維。

受到藝術學校專業訓練的創作者,往往難免給人「降維打擊」的疑慮,然而獲得「明日之星獎(Rising Star Award)」的《Artist on the Go! (DS Advanced Unreleased Gameplay)》卻證明了來自體制外、未成年創作者的作品,既沒有遭受忽視,也絲毫不遜色。

年僅 17 歲的導演 Nathan Frost 長期經營黏土動畫 YouTube 頻道,其作品卻超齡地以 VHS 卡帶、DVD 燒錄遊戲等概念包裝,讓觀看者宛如玩家一般,身歷其境地進入遊戲介面,接著再以由黏土製作的詭異影像,打造如錄影帶恐怖類型(VHS Horror)的駭人體驗。

而獲獎作品《Artist on the Go! (DS Advanced Unreleased Gameplay)》則將此創作取徑延伸至任天堂 DS 遊戲介面,一方面把玩上下切割的操作與觀看畫面,另一方面將恐怖類型的物質性反思,擴展到 2000 年代的多元裝置上,對於影像載體與創作媒介的思維既大膽成熟,同時又保有生猛的手作筆觸。也難怪其頻道多年來成功培養出一群小眾忠實粉絲,不必再待明日,今日儼然已是耀眼的創作者。

作品《Artist on the Go! (DS Advanced Unreleased Gameplay)》。圖/CineYouth 提供
作品《Artist on the Go! (DS Advanced Unreleased Gameplay)》。圖/CineYouth 提供

今年 CineYouth 年紀最小的得獎者,則是由 14 歲的 Mitch Davila-Armendano 執導、獲得「最佳紀錄片獎(Documentary Award)」的《Blind Sighted》。電影開場,畫面還未映入眼簾,觀眾即聽見旁白唸出出品方「青年紀錄片學院(Youth Documentary Academy)」與片名,還跟著字體變化一同讀出「淡入、淡出」等指示,接下來登場的場景、人物、動作,也都被一五一十地用旁白描繪出來。

觀眾這才發現,《Blind Sighted》所使用的旁白,是為視障觀眾設計的口述影像;而紀錄片所拍攝的對象,正是數位與拍攝者年齡相仿的視障學生。透過口述影像的使用,《Blind Sighted》不但成為一部視障者友善的電影,更讓觀眾得以置身盲人的處境,以聽覺重新理解影像,也更能同理片中被攝者。如此精準點題的手法,讓人意想不到竟出自 14 歲的創作者之手。

作品《Blind Sighted》。圖/CineYouth 提供
作品《Blind Sighted》。圖/CineYouth 提供

反倒是在劇情片方面,或許肇因於敘事電影所需的更多資源,才有更多影視專業學生的表現。從「芝加哥獎(Chicago Award)」得主《Space Coast》探討太空梭計畫終止後隨之結束的青春、到「喜劇獎(Comedy Award)」得主《Too Much Sand》虛構一款以沙子做成的營養保健食品,甚至還有「國際獎(International Award)」得主《Body of Christ》大膽在天主教堂內上演男同志情誼,都展現了各地青年從寫實到奇幻的多元創作關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作品多半以極低成本完成、偶有技術瑕疵,顯見比起影像技巧與資源,評審更看重題材的創新與否。

「喜劇獎(Comedy Award)」得主《Too Much Sand》。圖/CineYouth 提供
「喜劇獎(Comedy Award)」得主《Too Much Sand》。圖/CineYouth 提供

「大人」退開!請信任青少年的眼光

不過,究竟是哪些評審選出了這些入圍與得獎作品?從幕前來到幕後,CineYouth 的策展團隊竟也是由 17 歲至 27 歲的年輕人一手包辦,而評審工作則邀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等校的影視科系學生參與評選。過往常見於評審名單的專業影像工作者、影視學校老師們,則退居「顧問團」的位置,僅提供諮詢與意見。

透過影展籌備團隊的年輕化,CineYouth 不僅得以展現「由青少年評選青少年作品」的新穎視野,更在培養與鼓勵年輕創作者的同時,亦在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的框架下,培養影展未來的策展人才。

圖/CineYouth 提供
圖/CineYouth 提供

與台灣學生影展往往僅區隔出「特別獎」邀請兒少評審參與、主要獎項卻仍由權威的大人決定不同,CineYouth 的各個環節都有年輕人的身影,卻未減其公正性與影響力。或許,培養年輕創作者與觀眾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有沒有足夠多才華洋溢的青少年,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打從一開始就相信年輕人的眼光與視野。

台灣可以如何借鏡?

多年來,關於台灣學生影視作品過度依賴公部門補助,而導致多元性不足的討論聲浪,未曾止息。似乎,無論在台灣學生短片的創作或評選階段,都有著一套既定的認知框架

一個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製作門檻,讓年輕創作者為爭取短片輔導金、高雄拍、公視學生劇展等補助而焦頭爛額;更多的是落榜者自掏腰包、四處借錢以籌措高額的製作經費,以期待影視產業裡的一個個「專業評審」們給予權威的肯定。

在前述框架下,即使訓練出了更多技術精良、接軌產業的「專業電影工作者」,卻也或多或少減損了那股我們真正期待,從青少年眼中看見的生猛、新鮮、多元的創作能量。

究竟,「青少年」該如何界定?而「影展」又能扮演什麼角色、由誰來扮演?或許 CineYouth 的幕前與幕後,都值得台灣的影展、創作者與觀眾借鏡。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直擊芝加哥 CineYouth:一個毫無「保護機制」、值得台灣借鏡的青少年影展》,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揭開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的神秘面紗:一頭栽入當影迷的不歸路吧!

台灣從未正式納入課綱的「影像教育」,荷蘭、加拿大與韓國是怎麼教的?

作者簡介:

韋晢,愛看電影的大學生,現就讀台大心理系、社會系。曾參與第一屆金馬青少年電影團、第五屆金馬亞洲電影觀察團,現為台灣影評人協會、臉書專頁金樹懶獎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