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皮膚癢?醫揭「慢性搔癢」每5人就有1人:年紀大更易罹患

半夜、換季皮膚癢,但長時間搔癢正常嗎?張女士是一位60歲的家庭主婦,過去三個月持續感到身體多處皮膚搔癢,特別是在夜晚症狀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過敏藥物和潤膚乳,癢感卻沒有明顯改善。晚上常被癢醒,多次抓破皮膚,甚至導致皮膚感染。皮膚科醫師指出,只要搔癢症狀持續超過6個月,就可稱為「慢性搔癢」。



慢性搔癢平均每5人就1人有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皮膚科主任柯玫如表示,「慢性搔癢」是指持續6週以上的搔癢症狀,並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睡眠和心理健康。根據研究,慢性搔癢的終身盛行率約為22%,也就是每5人中就可能有1人,在其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遭受這種困擾,並且年齡越大盛行率越高。

柯玫如說明,慢性搔癢的病因多樣且複雜。根據其病因,目前已知可分為以下幾大類型:

  • 皮膚性: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或蕁麻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癢感。

  • 神經性:與神經受損或神經系統疾病有關。

  • 系統性疾病:見於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或甲狀腺疾病等患者,這類癢感通常無明顯皮膚異常。

  • 心因性: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因素相關。

  • 特發性:找不到明確病因的慢性癢感。



慢性搔癢6種治療方法

柯玫如進一步指出,慢性搔癢的原因從皮膚性搔癢到系統性疾病搔癢不一而足,建議尋找專業皮膚科醫師,透過臨床經驗與專業知識,準確區分不同類型的搔癢,方能對症下藥。慢性搔癢的治療根據病因不同,針對病因的個人化治療是關鍵。

常見以下幾種方式治療:

  • 局部治療:潤膚乳液或乳霜,有效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癢感。

  • 局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針對發炎性皮膚病效果顯著。

  • 全身治療:抗組織胺藥物,常用於蕁麻疹或過敏性搔癢,但對某些搔癢疾病效果有限。

  • 神經調控藥物:對神經性癢感有明顯效果。

  • 新型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如IL-31拮抗劑、IL-4/IL-13拮抗劑或JAK抑制劑,為難治性搔癢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紫外線光照治療:是慢性搔癢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特別是針對某些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物使用受限的患者。




日常保養上,柯玫如提醒,選擇適合的潤膚乳液或乳霜,每日塗抹,保持皮膚潤澤,避免過熱的水溫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穿著粗糙衣物,另外盡量避免搔抓皮膚,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並減少過度緊張或壓力。

柯玫如建議有慢性搔癢的民眾,除了治療之外也需注意上述肌膚保養事項,才能達到改善症狀的最好效果。若癢感無法緩解,應及時找皮膚科醫師就醫,接受專業評估與治療。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梅雨季皮膚癢不停!是汗皰疹還香港腳?「汗皰疹懶人包」一文看懂
蕁麻疹會自己好嗎?是身體在排毒?教你「快速止癢法」多吃它可緩解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不明原因皮膚癢?醫揭「慢性搔癢」每5人就有1人:年紀大更易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