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摀緊荷包不花錢 11月零售放緩房價進一步下滑

一名女子走過北京一個商場內的掛滿冬衣的服飾店。 (2024年12月3日)

華盛頓 —

中國政府週一(12月16日)表示,11月份中國零售業成長緩慢而房價進一步下滑。最新的數據顯示,儘管當局最近幾個月頻頻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國內需求仍表現疲軟。

在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一發布11月主要經濟數據之前,中國政府剛剛在北京召開了2024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還出席會議並在會議上發表講話。會議雖然表示要採取更多措施鼓勵民眾和企業消費和花錢,但並未推出任何重大的新政策措施。

美聯社引述分析人士的話說,北京領導人是在為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就職後可能兌現他在競選中的承諾,大幅課徵進口中國商品關稅而預留應對措施的空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說,中國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5.4%,季增0.46%;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增6.1%;社會消費品零售年增3.0%,季增0.16%;貨物進出口維持成長,年增1.2%。

中國國家統計局也表示,就業情勢整體穩定,11月份全國城鎮失業率維持在5.0%,與上個月持平。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負責人付凌暉星期一在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宏觀政策組合效應繼續顯現,工業服務業較快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社會預期有效提振,新質生產力穩定發展,國民經濟延續九月以來回升態勢。

“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加錯綜複雜,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仍待鞏固。”付凌暉在記者會上說。

凌暉指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較去年同期上漲0.2%,季減0.6%。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年增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1-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0.3%。

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2.5%,降幅比10月下降0.4%個百分點,較上季上漲0.1%。全國工業生產者購買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2.5%,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較上季下降0.1%。 1-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買價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1%和2.2%。

由於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的預測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成長4.6%,而實際成長僅3.0%,付凌暉在解釋這一差距時指出,主要是受到雙11網購提前分流的影響,才導致11月的成長速度有所趨緩,但是消費回暖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美聯社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消費者仍摀著錢袋子,不敢在化妝品、酒類和服裝等非核心消費品上花錢,不過由於政府推出鼓勵消費者對汽車和家電產品以舊換新的補貼, 11月份家電產品和汽車銷售出現了大幅成長。

汽車銷售11月年增6.6%,但今年的年增率卻下滑0.7%。家電產品銷售11月暴增22%,今年以來的成長率也已高達9.6%。

美聯社說,以舊換新的補貼計畫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重視有助於維持中國工廠維持生產和生計,也使得中國的製造業得以從10月份增長5.3%上升到11月份的5.4%。

中國商務部等七部門星期一聯合發布《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尋求在未來五年內建立一套號稱“供給豐富、佈局均衡、通路多元、服務優質、智慧便捷、綠色低碳”的現代零售體系,將購物、餐飲和娛樂融為一體,聚於一地。

美聯社指出,更新零售體係也許旨在刺激消費者花錢,但此舉並未觸及經濟學家指出的許多中國家庭摀著錢袋子不敢花錢的真正原因:就業無安全感、房地產價格疲軟以及收入不高。

“說到底,消費是由收入增加和儲蓄意識驅動的。”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對(收入成長)的預期現在很審慎,而儲蓄則是受到對經濟前景擔憂的驅動。”

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工廠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屋建設11月份都趨緩。房屋價格下滑,大多數城市的房屋銷售都萎靡不振。中國政府幾年前對房地產業加大監管力度,實施去槓桿化,打擊過度舉債欠債,結果導致整個行業一蹶不振,深陷危機。

美聯社指出,新冠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嚴厲的封禁措施,也對中國的就業和經濟造成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