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哪裡,七七抗戰精神就在哪裡

【引言】

中共在八年抗戰中毫無貢獻,其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是和七七抗戰無關,卻不斷利用抗戰、「台灣光復」來消費當年抗戰中的中華民國犧牲軍民和今天的台灣人民。

但我們確信:中華民國在哪裡,七七抗戰精神和歷史真相就在哪裡。

今天,面對中共利用八年抗戰對台灣進行分化、統戰的企圖,中華民國應當堅定捍衛歷史真相,團結國內民眾,以凸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事實;同時以七七抗戰精神連結、強化與當年支援抗戰的美歐等國邦誼,協同日本、韓國,為民主陣營之壯大和區域和平穩定,做出中華民國台灣良善之貢獻。

中共對抗戰無貢獻 反襲擊國軍、壯大自身實力

不久前,中共國台辦兩度藉七七對日抗戰、「台灣光復」來主宣示其消滅中華民國、吞併台灣的企圖。但中共在八年抗戰做了什麼呢?中共對抗戰毫無貢獻,其有限參與的戰鬥,例如雁門關、黃土嶺等,也只是作為國軍大型會戰的配屬戰役而存在。中共更是將國軍的平型關戰役戰績,冒領成為自己的「平型關大捷」加以宣傳。七七抗戰爆發後,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葉劍英、賀龍等並非傳統中共背景出身的軍事將領,認為中共應積極參加抗戰。但毛澤東卻主張中共應盡量避戰,壯大自身實力,游而不擊。彭德懷後來發動對日的百團大戰,遭到毛澤東斥責,埋下其1950年代被整肅的禍根。

不僅如此,中共在八年抗戰中只圖壯大、襲擊國軍、破壞抗敵大業。國軍八十九軍曾參與聞名中外的台兒莊大捷,一直在蘇北地區堅持游擊作戰,抵抗日軍。但中共卻以「新四軍東進」的名義,為了擴大自己地盤,襲擊國軍,導致這個在敵後堅持多年的國軍武裝幾乎全軍覆沒,被迫撤退到中國河南。而在河北、山東、浙江、湖北、廣東、福建,只要是有中共軍隊的地方,國軍就得必須一面應付日軍,一面應付共軍,防止共軍的背後突襲。難怪在陳君天老師導演的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生活在台灣的榮民伯伯很生氣地說:哪有什麼國共合作抗日,合作個屁,它(中共)還打你呢。中共游而不擊、一分抗日、兩分宣傳、七分發展之說,其來有自。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八年抗戰毫無關聯 更扭曲抗戰歷史、混淆視聽

近日,日本明治天皇玄孫、著名法學家、作家竹田恒泰在訪談節目中,發表了一番特別值得思考的論述:「當年和日本交戰的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中華民國,搞不懂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到底在對日本生氣什麼?!」

這話可謂一語中的。1949年,由中共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八年抗戰毫無關聯,並且不斷利用國家機器隱藏、抹黑、歪曲國軍抗戰堅苦歷史,宣稱中共是所謂抗戰中流砥柱;對內鎮壓人民對真實抗戰歷史的追求,對外利用抗戰分化、統戰台灣,輸出仇日情緒來作為外交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共當局以「鎮壓反革命」的名義處決、關押、監禁、迫害、勞改數以百萬計的國軍前輩,讓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生活在屈辱和貧窮中。中共並大肆破壞國軍史蹟,對國軍先烈挫骨揚灰、毀墓平墳。中共更透過文藝作品對國軍進行詆毀。在樣板京劇《紅燈記》中,原本歌頌國軍盧溝橋守軍二十九軍的《大刀進行曲》,變成了歌頌共軍。在樣板京劇《沙家浜》中,作為軍統(軍情局前身)敵後抗戰別動隊、游擊隊的忠義救國軍,被這部作品歪曲為勾結侵略者的「漢奸」、「賣國賊」。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是連《援軍明日到達》這樣的國軍抗戰史題材電影都禁演了。

面對中國大陸人民追求抗戰真相的聲音,中共嚴控學術研究和出版,限制、壓縮對國軍抗戰歷史和軍事將領的討論。更且,本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等級的抗戰史學術期刊《抗日戰爭研究》上,刊發了〈論國民黨將領張靈甫〉,詆毀張靈甫將軍在抗戰的貢獻。

與此同時,中共卻將七七抗戰工具化。一方面利用七七抗戰的國民情緒,來煽動內部仇日情緒,放任極端主義及仇恨情緒蔓延。另一方面又不斷利用美國飛虎隊參與七七抗戰的史實來開展對美、對歐洲的外交。或是利用抗戰來對台灣內部部分民眾進行統戰。這樣的作為,是吃人血饅頭,消費八年抗戰中犧牲奉獻的全國軍民、台灣人民及支援當年七七抗戰的西方友人。

反侵略、反併吞、對抗專制獨裁:七七抗戰及二戰的精神本質

七七抗戰及二戰,並非單純的國族對抗,而是包括德國、日本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民眾對抗專制獨裁、反侵略、反併吞的歷史壯舉。二戰時,在英國、美國、法國、中華民國英勇作戰的時候,德國、日本、意大利的民眾也在為對抗本國的專制獨裁政府而努力。所以,今日的德國也會參加諾曼第登陸的紀念儀式。紀念戰爭,絕非延續仇恨,而是緬懷戰爭中的逝者,追求共同的自由生活。

在意大利,逮捕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的,是意大利本國的游擊隊。在德國,蘇菲-索爾(Sophie Scholl)這個名字幾乎家喻戶曉。作為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她在思想上擺脫了納粹黨政權的愛國話語陷阱,誓為德國的自由和解放而戰鬥,最終被納粹德國以叛國罪處決。她的話至今發人深省:「如果德國年輕人沒有挺身而出、報仇和贖罪,粉碎壓迫者,開創有全新精神的歐洲,德國之名將永遠殞滅。」

在日本,昭和早期的軍國主義分子先後發動了226兵變和515兵變,曾經為明治維新和日本憲政自由作出巨大貢獻的元老政治家們,死在了極端軍人的槍下。日本反戰、反獨裁的國會議員、作家、法學家、民間人士,一個接一個遭到迫害。所以,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對日本的戰爭追討,並不是賠款和壓迫,而是幫助日本建立起一個更加民主、自由的法治國家。日本才得以在戰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戰後的復興,依靠的並不是當年高喊愛國的關東軍,而是冷靜思考和具有自由精神的知識分子。

所以,中華民國臺灣如今紀念七七抗戰勝利80周年,並非輸出對日仇恨,而是和戰後民主自由的新興日本、德國攜手合作,共同守護東亞和全世界的民主自由生活方式。

2007年,七七抗戰70週年時,民主進步黨族群部在《紀念反併吞、反侵略的中國七七抗戰》的聲明中,將七七抗戰視為反侵略、反併吞、最求人類自由和尊嚴的戰爭。這正是對七七抗戰本質的精準概括。中共方面一直將七七抗戰視為國族對抗,以此來為其具有擴張性質的「民族復興」尋求歷史依據。這樣的做法,只會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步上日本、德國當年對內專制、對外侵略的老路。

七七抗戰精神已和中華民國一道生根台灣

八年抗戰,是包括外省族群在內的台灣眾多民眾及海外華人的情感所在,是中華民國國軍百年光榮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抗戰中的台灣人,處在日本統治之下。有的台灣人,例如李友邦、鄒洪,積極投身七七抗戰,成為國軍軍事將領。有的台灣人,在成為日軍之後,仍然選擇在海南島陣前起義,加入國軍。陳復志、林正亨等台灣熱血青年,更是投考黃埔,成為陸軍官校的一分子,加入八年抗敵。據統計,七七抗戰之後,渡海成為國軍一分子而投身抗敵大業的台灣人,不下數萬。

同時,又有大量台灣人成為日本軍伕而前往東南亞。台北和二戰時的巴黎一樣,承受著盟軍飛機的轟炸。戰爭給台灣人帶來了很多的不得已、痛苦、創傷和無奈。這是絕對不能夠被忽視的歷史。

在日本統治的時代,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請願設置議會、成立台灣民眾黨,這一連串的社會運動,都是台灣人追求尊嚴、命運自主和前途自決的寫照。這和七七抗戰的反侵略、反併吞、追求尊嚴與解放,異曲同工。用「台灣光復」這樣的大中原主義思維來形容七七抗戰與台灣的關係,將七七抗戰和台灣日治時代社會運動變成從屬關係,這是對全體抗戰軍民和投身日治時代社會運動前輩的消費,並不可取。

七七抗戰與台灣的關聯並不複雜,那就是:伴隨中華民國在1949年來台,反侵略、反併吞、追求尊嚴與自由的七七抗戰精神,和中華民國一道,已經在台灣落地生根,融匯於這片土地,並和台灣文化協會精神一道,光照這片華人社會唯一的民主樂土。

捍衛自由:中華民國在哪裡、七七抗戰精神就在哪裡

在金門前線,當年打響七七抗戰第一槍的吉星文將軍,他的七七抗戰生涯不曾記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書;他最終為了守護台灣而在八二三戰役中獻出生命。在台灣,當年在衡陽作戰的日軍老兵集體來到新北五指山國軍公墓,拜謁他們的老對手方先覺將軍。在民主化之後的台灣,因為有了言論和出版自由,抗戰歷史的真相不曾被官方禁止討論和限制,包括中國大陸的學者都會選擇到台灣出版七七抗戰的書籍。當年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大批華人機工投身七七抗戰,貢獻厥偉;但留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他們,卻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迫害。在印度蘭伽國軍二戰公墓,是今天的中華民國台灣在捍衛公墓的原貌、守護烈士的安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官則是衝進去掩蓋中華民國國旗。

以上這些事實說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互不隸屬不僅是政治上的互不隸屬,更是道德、歷史觀和生活方式上的互不隸屬。

明年係七七抗戰勝利暨二戰結束80週年。可以想見,中共方面勢必會強化抗戰論述,來凸顯其對台灣的主權企圖;更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和文宣,來拉攏、滲透、分化台灣社會,行統戰及認知作戰之舉,以此破壞台灣內部的團結和國家安全。對此,政府及軍方當有所預判和準備。

但我們深信:中華民國在哪裡,七七抗戰精神和歷史真相就在哪裡。在八年抗戰的歲月中,領導全世界華人進行七七抗戰的是中華民國。經歷了八年抗戰的鋼鐵國軍,成為了古寧頭、大二膽、登步島、一江山、八二三等保台戰役的中堅;參與抗戰的榮民伯伯們後來更是建設國家的生力軍。

我們紀念七七抗戰,是為了傳承無數普通而無名的國軍前輩之犧牲精神,為今日守護華人社會唯一的自由堡壘而奮鬥,並不是歌頌國民黨或崇拜個人。抗戰時期的國軍,並非國民黨黨軍,因為國軍的黨軍體制雖在1920年代建立,但在1930年代初已經廢除;直到1949撤退、遷台之後,才伴隨新政工制度的確立而恢復。八年抗戰時期,大量的國軍中基層軍人並非國民黨員,國軍的抗戰是為中華民國和人類文明而戰。另一方面,蔣中正固然是抗戰時期的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但七七抗戰的勝利,是包括孫立人、薛岳、白崇禧、張發奎、陳誠等一大批國軍將領參與貢獻,而非哪一個人的功勞。更何況,抗戰中犧牲最大的,是普通國軍士兵和民眾。

當前,台灣內部情勢、兩岸情勢、國際情勢,均已發生重大變化。正如蔣渭水所說:「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台灣社會需要的是全民團結。如今,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二者融匯成今日中華民國台灣的樣貌。這不僅是兩個名稱的連結,更是兩種內容雖然不同、但本質上都追求自由、自決精神的歷史記憶之融合。所以,對非綠陣營民眾而言,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保衛台灣,就是保衛中華民國。對綠營民眾而言,保衛中華民國,就是達成社會團結、最終保衛台灣。

今時今日繼承和發揚七七抗戰精神,就是要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華民國台灣的侵略和併吞。

團結美歐日等友邦 為民主與和平而奮鬥

1945年二戰結束時,中華民國陸海空三軍參加了在倫敦的各國勝利檢閱。

二戰中,韓國獨立運動得到了中華民國和國軍的大力支持。

2018年,英國老兵費茲派翠克(Gerald Fitzpatrick)過世。曾經參與二戰仁安羌大捷的他,因為被中華民國遠征軍營救,一直感念台灣,希望死後覆蓋中華民國國旗。他的這個最後願望,在台灣駐英國代表處的幫助下,得到了滿足。

注重戰爭記憶和軍人榮譽的美國,在七七抗戰時期就是中華民國的最大盟邦,飛虎隊和專家一批批來到國軍之中協助作戰。這是中華民國能夠取得七七抗戰勝利的最關鍵因素。美國退伍軍人團體在美國政治中影響力巨大,且向來多支持保守派和共和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不斷搶奪當年美軍飛虎隊協助中華民國空軍抗戰的話語權,就是想影響美國政壇、邊緣化和打壓中華民國台灣。伴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明年的川普政府勢必會強化各種關於美軍在二戰時期為自由而戰的歷史紀念。我們當深知,至今,美國仍是中華民國台灣生存發展的最大外援;更是全球自由力量的領頭雁。紀念七七抗戰勝利暨二戰結束80週年,對於強化中華民國台灣與美歐各國邦誼,意義重大。

我們當昂起頭、挺起胸,來紀念和慶祝即將到來的七七抗戰勝利暨二戰終戰八十週年。此舉就是要團結具有不同歷史背景和記憶的國人同胞,彰顯台灣民主燈塔的價值,繼志承烈,打破中共利用八年抗戰對我國社會和民眾進行分化、統戰之企圖;並和當年抗戰時期支援中華民國的歐美繼續並肩,團結日本、韓國,形成民主陣營的強大實力,為區域和世界和平穩定做出中華民國台灣良善的貢獻。

作者》戴立文  專欄作家、時事評論人。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從「漢賊不兩立」到「排我納匪」,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滄桑變遷
為高崗、禁書《劉志丹》翻案?—電視劇《西北歲月》的中共尷尬黨史
習近平為何要下令清查「四無人員」、「五失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