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超人」進小三教材? 康軒文教遭網友炎上
康軒出版社近期因將「乞丐超人時刻表」編入小學數學教材,引發爭議。網路上質疑聲浪不斷,認為此用詞帶有貶義與嘲笑意味,不適合出現在小學三年級教材中。
「乞丐超人」一詞源於網路文化,起源於幾年前網友針對四大超商即期品折價措施,整理出「乞丐超人時刻表」並引起廣泛共鳴。康軒出版社將此時刻表編入小三下學期數學教材,融入SDGs(永續教育)單元,強調不浪費食物的重要性。然而,此舉仍引發民眾批評。
許多網友認為,將這類詞彙放入學齡兒童教材並不恰當。尤其在涉及街友、即期品等議題時,使用「乞丐超人」可能帶來誤導,甚至影響學童的價值觀。一名網友直言:「乞丐是自嘲,不是拿來給你當教材的用詞。」
康軒數學教材因「乞丐超人時刻表」爭議,已在網路上掀起炎上效應。康軒文教似乎已將相關內容下架,點進相關網站均顯示404錯誤。對於用詞是否合適,以及是否應針對小學生調整,相關討論仍在持續發酵。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男遭埋伏攻擊「辣椒水噴眼棍棒砸腿」 2嫌在逃
咖啡迷快看!兩大超商推咖啡優惠 限時買8送8
「沙鍋魚頭」風味杯麵上市 業者搶攻超商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