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影展《柏拉圖少年》:質疑比「乖」更重要,北愛爾蘭校長的思辨教育值得台灣借鏡

文:蔡佩蓁(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本文藉由2024國際人權影展放映影片《柏拉圖少年》,反思台灣教育現況。

為什麼孩子會抗拒上學?學校應該扮演個「溫室環境」讓孩子學習嗎?當主流社會不乏批評畢業生跟社會實務有所落差、抗壓性不足的時候,我們何曾回過頭檢視,到底我們打造了什麼樣的校園、培育了什麼樣的孩子?而這些孩子在心理衛生方面,有什麼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Belfast是一個位在北愛爾蘭的社區,但這個社區卻深陷藥物濫用、貧窮,以及愛爾蘭共和軍等問題。在哪裡有一間Holy Cross Boys School的國小,校長親自為學生們設計學思辨的課程,藉以在教育的過程中賦能(empowerment)孩子可以超越自己社區的限制。

心理學家Erikson指出,青少年最大的發展任務,就是處理自我認同。在青少年時期,同時也是讓孩子更進一步社會化的過程,當大家的童年已經歷經家庭跟同儕的認識之後,便開始進行近一步的思考:社會角色認同、能力認同、關係認同等等。

在這個階段,常見的外顯行為包括:展現自我表達、對現實世界的否認,甚至是會特立獨行的打扮等等。坊間有謂之是「叛逆期」或「中二」,都是在指涉此類階段的種種行為。

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年輕人有權進行自我表達、追求身份認同,即便那對長輩或老師們來說,是相對陌生的文化。相對陌生並無關對錯,用長輩的身份給予否定、並無助親子之間的對話與理解。

在影片中,Kevin McArevey校長使用了思辨引導與對話,甚至鼓勵孩子們質疑戰爭的神話、也鼓勵孩子們挑戰他們的父母。看在我的眼中,這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出社會之後沒有標準答案,解決問題的能力遠比表面上的學歷重要許多。但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相對缺乏這樣的教學引導方法。

影片中另一個亮點是:不要以為國小孩子對於古希臘的哲學家有太大的鴻溝,至少在導入思辨學習的教學方法上,Kevin校長在影片中展示了如何由專業的轉化,讓教育現場有更多空間與可能。

過去面對拒學的孩子、或是表現出不合作、挑釁,乃至於忽視既有規則等行為的孩子,我都會跟家長們分享:這是孩子們在尋求自我認同和獨立性,他們正在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我會建議的方式是持續保持溝通與展現理解,並且持續表達支持並關注。如果真的無法應對孩子的狀況,那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協助,也是可行的選項,因為當代的教養早已並非單單親職的責任而已,如何善用外部的專業資源也很重要。

影片中也有一個案例,例如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然後在尊重孩子的意願下,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確實負責(去跟同學道歉);這相較於過去形式上寫悔過書或罰站的處罰,意義要來得深刻多了。過去的體制教育,總是強調服從與聽話。上一輩的父母對於教養,總是會排斥外者的介入;但隨著時代與時俱進,台灣立院也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這都是落實兒童受教人權的重要基礎。

過去因為資源相對缺乏,教育工作者很難針對每一位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但這些狀況近年來都有逐步改善,例如讓教師們有更多共備資源,降低師生比等體制內的改善,或是實驗教育機構的遍地開花。因此在今年的「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引介了這部電影《柏拉圖少年》(2021),個人覺得是很重要的一個契機與進展。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滿滿的低頭族、手機裡滑著的都是各式的文化認同。對正在形塑自己的青少年而言,更需要的是思辨對話的方法、而不是特定權威給的答案。不要以為這個理念曲高和寡,至少這部獲得2022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並獲得2022愛爾蘭電影電視學院獎最佳紀錄長片的電影,都值得現在的台灣借鏡,進一步思考核心素養教育或是多元實踐的各種可能。

目前這部電影,國外的數位串流影音平台有部分釋出,就近容易獲得的在地資源就是2024台灣國際人權影展,目前正進入最後的聚落串聯階段,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行去搜尋放映資訊。無論從哪邊知道這部影片,「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誠心推薦給對思辨教育有興趣的朋友,無論是教師或家長,或是相關的教育工作者等,因為我們都是孩子學習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中央經濟工作會:2025中國經濟能否走出泥潭?關鍵詞「內需消費」與「人民幣貶值」
「向上管理」五大雷區:不願接下爛攤子,結果老闆對你不滿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