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負北極振盪?霸王級寒流會重演?鄭明典預測寒流機率|YahooTV《天氣多一典》
YahooTV《天氣多一典》主持人、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分析負北極振盪如何影響台灣冬天的氣溫,到底什麼是「負北極振盪」?台灣今年的冬天有機會出現寒流嗎?
什麼是負北極振盪?
鄭明典指出,負北極振盪要從天氣圖上來理解不太容易,因此科學家們把北極振盪這個現象用數值來紀錄強度,這個數字一般來說落在正負2之間,而如果這個數值是「負的」,中緯度國家的冬天比較容易受到影響,台灣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目前負北極振盪的指數大約是「-4」,所以這一次可以說是比較明顯的負北極振盪事件。
2016年發生霸王級寒流,當時的北極振盪指數是超過「-4」,跟現在的數值相去不遠,不過鄭明典也強調,要出現霸王級寒流是許多天氣條件下的巧合,負北極振盪只是其中一項因素而已,他認為在全球暖化加劇之下,台灣要再次出現這麼冷的寒流並不容易。
負北極振盪發生時有什麼特徵?
負北極振盪發生時,最大的特徵是有兩個脊場出現。脊場出現代表著冬季海面上的溫度高於陸地的空氣,因此最接近北極圈的暖空氣,會出現在大洋的最北端,所以容易在太平洋、大西洋產生脊場。
當脊場更深入到北極圈裡面的時候,太平洋脊場就會把冷空氣帶往北美洲,尤其是美國的東北部,因此美國東北部出現了暴風雪。
另外,大西洋的脊場建立起來之後,會把溫帶氣旋裡的暴風雪帶往歐洲內陸。再深入之後,南邊的空氣較暖,會在裏海東部、貝加爾湖附近再次建立起脊場,當脊場深入到北極圈內,會把冷空氣往東亞地區帶,台灣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鄭明典回憶學生時期,當時參觀氣象局時聽到當時的前輩分享,當美東地區發生暴風雪,通常過十天之後台灣地區常會出現寒流爆發。直到後來,鄭明典了解「負北極振盪」概念之後,才發現這之間的關聯性。但他也強調,「不過全球暖化之下,台灣要有寒流爆發已經不太容易。」他認為在今年,台灣比較有可能出現強烈大陸冷氣團等級的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