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醫院總額」影響罕病權益?石崇良:藥物屬絕對保障

「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將於下個月全面上路,台北區多家醫學中心恐承受重大衝擊,民團擔憂大醫院可能犧牲「難治」且治療費用昂貴的罕病病患,健保署長石崇良承諾,

完全掌握並確保罕病患者以及不納入總額的疾病患者的就醫權益不會受損。

<strong>健保署長石崇良。(圖/資料庫)</strong>
健保署長石崇良。(圖/資料庫)

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表示,將嚴格要求醫學中心營收門診占比低於55%。罕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表示,絕大部分罕病患者在大型醫院門診接受治療,使用昂貴藥物,可能導致醫療過度成長,醫院擔心賠錢、怕斷頭,一旦嚴格限制門診人數,病友可能無法掛到號,影響治療權利。

健保署已與醫界達成共識,列出分娩、ICU重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22項急重症治療項目,可排除於「個別醫院總額」,不設上限,且保障點值1點1元。對此,病團無法接受,陳冠如指出,無法保障罕病患者就醫權益,令人擔憂。

<strong>石崇良回應,罕病的患者所擔心較貴的藥物部分,屬於絕對保障。(示意圖/資料庫)</strong>
石崇良回應,罕病的患者所擔心較貴的藥物部分,屬於絕對保障。(示意圖/資料庫)

「罕見疾病藥物價格昂貴,且藥價差小,用藥人數少,對於追求利潤盈餘的大型醫院來說,宛如賠錢貨。」陳冠如強調,政府應該擬妥保護措施、合理配套政策,否則在利潤導向的思維下,罕病患者權益恐遭犧牲,恐將淪為人球。

對此,石崇良回應,罕病的患者所擔心較貴的藥物部分,屬於絕對保障,且罕病跟癌症病人都屬於重大傷病患者,統計分析很容易掌握病友的就醫的動向,未來會完全掌握並確保罕病病人以及不納入總額的疾病患者的就醫權益不會受損,如有任何不當延誤或「人球事件

發生,只要收到通報就會嚴格處分。

延伸閱讀
62%胰臟癌患者都有「脂肪胰」 腹部肥胖、愛飲酒風險高
連續血糖監測助攻!糖尿病胖叔半年甩7公斤 血糖也達標
「關捷挺固立」廣告違規遭重罰!郭子乾代言也被罰21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