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打詐大作戰/政府建構打詐生態鏈 源頭阻詐
詐騙問題成為民眾最詬病的治安議題,政府也整合跨部會力量,修改法規,賦予警方、檢方更強有力的打詐工具,並且將網路社群平台納管,全力掃蕩網路詐騙。由於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接下來,政府也將思考如何防堵通訊軟體淪為詐騙溫床。
打詐辦轉型打詐指揮中心 建立打詐生態鏈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以來,除推動台灣經濟發展外,也積極落實賴清德總統「五打七安」的政見,接續通過制定「打詐四法」,並且推出打詐行動綱領2.0版,精進打詐措施。
為了更進一步統合政府力量,行政院打詐辦公室去年轉型成為行政院打擊詐欺指揮中心,統籌督導、協調各部會落實打詐行動綱領,以抑制詐欺犯罪;在前端提出工具和對策,後端則結合法務部和內政部,解構犯罪手法。
打詐指揮中心執行秘書、警政署刑事局打詐中心大隊長黃國師表示,打詐辦公室轉型為打詐指揮中心後,政府引進國外執行策略,建立中央與地方的打詐生態鏈。黃國師說:『(原音)22個縣市也要成立打詐地方隊,由縣市首長擔綱。法務部調查局他們有一個打詐中心,他都是屬於任務編組。就是每個部會都把打擊詐欺當成一回事。打詐指揮中心為平台,將大家碰到的技術面,或是引進國外參考可以執行的策略,沿用到每一個端末,讓政府成為完整的防詐生態鏈。』
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認為,政府完備法制層面,還需要各部會積極落實,才能從上到下一體打詐。他說:『(原音)我必須要說各部會都沒有積極落實,各部會都沒有積極把這件事情好好的做好,對不對,各部會應該要成立一個專責的單位,然後大家配合,我跟你講這些詐騙集團,我不認為完全沒有方法去對他,尤其是對這種大的,全部集合起來,我覺得他就會怕,他就會怕。』
在政府打詐生態鏈中,各部會各有職責,內政部負責識詐、金管會主責阻詐、數發部擔綱防詐、通傳會執行堵詐,以及法務部則扛起懲詐工作。有別於1.5版,打詐行動綱領2.0聚焦金融、電信和數位經濟發展,從源頭打擊詐欺犯罪,加重詐欺犯罪刑責;擴大不法利得徵收,強化罪贓返還,以及從友善被害人角度提供諮詢轉介和法律協助。
6大網路平台落地廣告實名制 LINE通訊成破口
黃國師表示,詐騙集團手法不斷精進,目前前五大高發詐騙案件的手法,多半與假投資有關,且財產損失金額高;為了從源頭堵詐,「打詐四法」引導網路平台業者落地,實施廣告實名制,進一步完善打詐防護網。黃國師說:『(原音)那有4個業者、6個平台,4個業者包括Google、META、LINE,還有抖音。因為Google有2個大平台,一個是Google瀏覽,第二個是YouTube,META裡面就是IG和Facebook,這4個業者都有完成落地,在現在也在做實質審查。』
儘管四大平台已納管,但是最近詐騙集團將苗頭轉向通訊軟體LINE,利用群組詐騙的案件時有所聞。行政院打詐指揮中心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馬士元坦言,LINE主機不在台灣,因此難以要求LINE配合進行犯罪偵查,也沒有法規可規範,成為打詐新破口。馬士元說:『(原音)目前我們在跟他的母公司接洽,也在跟他台灣子公司接洽,想辦法讓他能跟我們合作。LINE的廣告有落地,可是LINE的通訊沒有落地,我們憲法保障民眾通訊自由,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在沒有法的狀況下去處理這個問題。但是大家可以想,一個詐騙廣告,他投放,然後民眾去點,被誘導進去投資的LINE群組,我們追不到,我們現在這地方就變一個大黑洞。』
強化防詐意識、決戰網路、決戰境外
政府從國內法制面建構打詐生態鏈,加大掃蕩力量;然而,詐騙集團往往藏匿於國外,詐騙金額也透過虛擬貨幣管道迅速洗錢到海外。打詐指揮中心認為打擊詐欺犯罪有三大支柱,分別是強化民眾防詐意識、決戰網路,以及決戰境外。在前兩大支柱已經逐漸看到效果與提出政策工具後,國際合作追查詐騙集團是一大挑戰,也有賴相關單位持續與各國強化資訊交流,建立跨國連結管道。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總統勗勉警務人員 強調打詐目標尚未成功 同仁仍需努力
打詐預算遭刪 馬士元:等同向詐騙集團投降
國民黨立委批評打詐束手無策 政院打詐中心:增加預算投入打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