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臺日解鎖灰鯖鮫科研
記者古可絜/臺北報導
水產試驗所與日本綜合大學及高雄科技大學攜手合作,運用生物紀錄科學技術,解析重要經濟性鯊魚「灰鯖鮫」的行為特徵與體溫調節機制,探討西北太平灰鯖鮫對於其棲息分布及棲所偏好。
水試所昨日召開「臺日漁業科學研究合作.探索灰鯖鮫行為特徵與體溫調節機制」記者會(如圖,記者古可絜攝),會中,日本綜合研究大學研究員德永壯真簡報說明,其自製的追蹤儀器結合衛星發報器,可測量記錄魚的體溫、水域溫度、魚所在海域深度、魚游行的加速度,並予以攝影。
研究結果顯示,灰鯖鮫廣泛棲息於西北太平洋,涵蓋東海及南海,體溫與環境水溫差異可達14度,甚至可下潛到1000公尺水層,且每次深潛數百公尺後,體溫都只輕微下跌,遠比環境水溫低。
水試所表示,灰鯖鮫為臺灣沿近海漁業中鯊魚延繩釣及流刺網漁業主要漁獲對象之一,目前被列為全球瀕危等級,該物種的保護、重建和資源評估刻不容緩,且應更了解其移動行為和棲地偏好。
水試所指出,此研究為全球首次針對灰鯖鮫進行生物紀錄科學研究,研究成果除投稿國際學術期刊,提高我國研究見度,也將提交明年1月北太平洋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與鯊魚工作小組科學會議,提供灰鯖鮫漁業資源評估模式所需重要參數,並藉由參與各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與北太平洋各國共同保育鯊魚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