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駁「疑美論」!谷立言:盟友必須有所貢獻維持共同和平
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引發「疑美論」。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表示,2022年解放軍對台灣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很大程度上是破壞了台海現狀。印太地區是我們認為對世界和平以及安全的主要挑戰。 目前提升嚇阻力、避免衝突,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並聚焦在「維持現狀」,原則是「盟友必須有所貢獻,來維持共同的和平」。
谷立言日前接受《天下》雜誌專訪,AIT今天將專訪內容貼上官網臉書,對於美國的印太政策,谷立言建議去參考已經解密的「2020年美國印太戰略架構」,在這份架構中,美國相當重視盟友還有伙伴關係,包括強化第一島鏈的戰力、幫助台灣提升不對稱的戰力。
他說,川普的第二任期,其實也看到相當多的延續性。比如說,川普就職當天,就看到四方會談當中的另外三個國家,印度、澳洲、日本外長和國務卿盧比歐舉行會議。
過去4年也有很多改變,谷立言舉例,像是烏克蘭戰爭爆發,還有在2022年的時候,解放軍對台灣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破壞了台海現狀」。因此,我們現在加速努力的就是要加強在印太地區的嚇阻力。
提到烏克蘭和印太的關係,他引用盧比歐的話,「如果我們愈快看到烏克蘭戰爭的結束,我們就能愈快地把資源重新放到印太地區」,並表示,印太地區才是我們認為對世界和平、以及安全的主要挑戰。
《外交事務》日前刊登評論,認為美國應該降低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也提到,美國必須重新評估保衛台灣的戰略成本。對此,谷立言表示,這類學術文章的問題是,似乎只能在「戰爭」或「拋棄台灣」當中二選一,卻忽略有第三個選項的存在。「對於美、台、甚至中國來說更好的選項,就是維持現狀」。
他強調,如果台海發生衝突,它會讓全球GDP重挫10%,更不用提對台灣以及對中國的衝擊,遠遠更大。「所以我們的焦點其實是聚焦在維持現狀上」。
除了發表聲明外,谷立言指出,我們也持續採取行動來確保現狀。包括幫助台灣加強自我防衛能力,還有和盟友合作打造區域的嚇阻網。
至於柯伯吉最近的表態,他認為,這跟美國過去45年的政策非常保持一致,符合戰略模糊,台美最關鍵的重點是《台灣關係法》,在美台互動中,能繼續支持台灣、讓台灣保有自我防衛能力,確保不會有任何武力或脅迫改變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
外界關注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會介入嗎? 谷立言未正面回應,只表示「目前提升嚇阻力、避免衝突,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他引用盧比歐的話說,所有的政策,要努力使美國強大、安全和繁榮。「台美關係的本質也是一樣,讓所有領域都能讓台美更加強大、安全和繁榮」。
由於歐洲最近的發展,外界質疑美國對盟友和伙伴的想法似乎改變了? 對此,谷立言強調「這其實符合川普政府的一大原則──盟友必須有所貢獻,來維持共同的和平」。 所以美國特別感謝日本在軍事上的表態,也非常歡迎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國防預算要增加到GDP的3%。
他說,在歐洲,我們也認為歐洲盟友,包括北約,要負起安全的責任,不管是提高嚇阻力、或是維持世界和平。因為我們認為21世紀最大的挑戰,來自中國。不只是台海,東海、南海、喜馬拉雅山地區都有來自中國的威脅,所以美國現在非常聚焦在這些領域,積極與所有盟友合作,希望能維持區域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