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人才培育 經部「智慧創新大賞」啟動

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啟動,與產學攜手揭開序幕。AI大聯盟會長吳漢章(左起)、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經濟部長郭智輝、電電公會副理事長廖伯熙、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啟動,與產學攜手揭開序幕。AI大聯盟會長吳漢章(左起)、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經濟部長郭智輝、電電公會副理事長廖伯熙、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啟動,與產學攜手揭開序幕。AI大聯盟會長吳漢章(左起)、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經濟部長郭智輝、電電公會副理事長廖伯熙、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圖:經濟部提供)

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Best AI Awards)正式揭開序幕,競賽類別有「AI應用」與「IC設計」兩類,並分為學生、新創及中小企業、企業公開與國際四大組別。學生組最高獎金三十萬元,企業公開組、新創及中小企業組、國際組最高獎金高達一百萬元,活動即起報名至四月八日止,決賽暨頒獎典禮訂於五月三日舉行,歡迎各界踴躍參賽,競賽詳細資訊活動官網(www.bestaiawards.com.tw)。

經濟部指出,本次競賽不僅是催生AI創新技術應用,更是發掘國內潛力新星、吸引國際頂尖人才來臺發展的重要舞台。期望透過本次競賽加速AI創新技術與新創產業在臺灣落地發展,打造更具競爭力的AI產業生態系。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晶片與伺服器製造能量已居全球第一,AI軟體應用排名在政府與產業共同努力下,已從去年的第二十六名提升至第二十一名,並朝今年底進入全球前十四名邁進。在全球AI人才競逐愈演愈烈趨勢下,各國紛紛祭出優惠政策吸引頂尖AI專才,該部為確保臺灣具備充足的AI專業人才,祭出培育百工百業二十萬AI人才、海外攬才、智慧創新大賞及研擬租稅優惠四支箭,打造良好的AI創新環境並吸引國際一流人才,進而達到超韓趕星,躋身全球前三的目標。

未來整個生產領域裡,在機器人與生成式AI完全整合以後,需要更多AI的應用、軟體人才提升我們國家的競爭力跟生產能力,所以AI人才的培育格外重要。

「智慧創新大賞」目標是成為台灣AI的奧斯卡獎,具備多元、國際、未來三特性,希望激發年輕世代的創造力、鼓勵學界與產業界更加緊密合作,孕育出更多懂AI,會創新應用的人才及企業,並進一步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為台灣的AI產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經濟部指出,該活動徵選影片,從音樂、歌詞到影像,全由AI技術生成,有別於傳統MV製作方式,象徵AI將對周遭事物帶來嶄新變革,也期待激發本屆參賽團隊勇於創新及突破,提出更多跨領域的AI應用。未來該部將持續加強與產學界合作,並透過政策支持培育AI人才、產業合作及國際鏈結,打造完整的AI生態系,讓台灣在全球AI競爭中持續領航維持競爭力、引導台灣邁向人工智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