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教局心理輔導及家庭關懷 關心受災學生

南市教育局持續關心受災學生,透過心理輔導及家庭關懷守護學子身心健康。(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教育局持續關心受災學生,透過心理輔導及家庭關懷守護學子身心健康。(記者李嘉祥攝)

▲南市教育局持續關心受災學生,透過心理輔導及家庭關懷守護學子身心健康。(記者李嘉祥攝)

0121嘉義大埔地震已過一個月,臺南市政府教育局持續關心受災學生,透過心理輔導、就學用品協助及家庭關懷等行動確保就學無虞,讓學子安心返回校園,穩定學習。

市長黃偉哲表示,地震後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第一時間啟動危機應變機制,除開學日進駐重災學校做全面安心班輔,也主動篩選紅、黃單名單及由校方通報及原有特殊個案,鎖定需要關懷的學生,關注「居住狀況、就學用品、經濟需求、心理輔導」等問題,並定期召開列管會議;截至目前,持續追蹤輔導楠西國中等11校(含幼兒園)共123名學生,確保受災學子獲得即時支持。

教育局長鄭新輝說,考量震後學生可能面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表現出情緒低落、焦慮、易驚嚇、注意力不集中或學習退步等症狀,輔諮中心設計「震後關懷檢傷表」提供教師與家長進行觀察,篩檢可能有創傷反應學童,並將於3月起全面啟動各校焦點小團體,規劃至少1個月的團輔課程,適時提供進一步心理輔導,確保孩子順利度過震後適應期。

鄭新輝局長進一步指出,為幫助學生與家長更有效的進行心理調適,輔導諮商中心特別設計「五瓣揪安心」震後安心圖卡,內容涵蓋「安、靜、能、繫、望」五個關鍵概念;「安」是保持正常作息、避免過度接觸不安訊息,確保身心安全;「靜」是從事放鬆活動,維持內心平靜;「能」代表做擅長的事、幫助他人,肯定自己,找回控制感;「繫」代表與親友、師長保持聯繫,彼此關心,獲得情感上的支持;「望」是正面思考、閱讀溫暖故事,保持對生活樂觀與希望;

教育局強調,學童的心理健康與學習權益至關重要,圖卡將公告至各校供學生、教師及家長使用,期透過簡單易懂方式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安定感,減緩焦慮與不安情緒,未來也會持續關注災區學生需求,提供多方支持,陪伴學子一步步走出震後陰霾,重建安心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