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是否正在失去動力?

印度工人
[Getty Images]

最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描繪了一幅令人沮喪的圖景。7月到9月,印度經濟增速下滑至5.4% ,這是七個季度最低點,遠低於印度儲備銀行(RBI)預測的7%。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印度經濟仍然強勁,但這一數字預示著印度經濟正在放緩。

經濟學家們認為這與幾個因素有關。消費者需求減弱,私人投資多年來一直萎靡不振,而政府支出——近年來的主要推動力——也有所縮減。長期以來,印度的商品出口一直在苦苦掙扎,到2023年,其全球出口份額僅為2%。

快銷品公司的銷售不溫不火,而代表城市工資水平的上市公司工資支出在上個季度也出現了縮水。就連此前看漲的印度央行也將2024-2025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6.6%。

「最新的GDP數據公佈後,似乎一切都亂套了。」經濟學家拉傑什瓦里·森古普塔(Rajeshwari Sengupta)說,「但這已經積蓄了一段時間。經濟明顯放緩,需求問題嚴重。」

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描繪了一幅光明的圖景。她在上周表示,經濟下滑「不是系統性的」,而是在以選舉為重點的季度減少政府支出的結果。她預計第三季度的增長將抵消近期的下滑。

西塔拉曼說,儘管面臨工資停滯影響國內消費、全球需求放緩和氣候對農業造成破壞等挑戰,印度仍可能是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

蔬菜價格在10月份上漲了40%以上
蔬菜價格在10月份上漲了40%以上。 [Getty Images]

包括聯邦政府的一位高級部長、經濟學家和印度央行貨幣政策小組的一位前成員在內的一些人認為,央行對抑制通脹的關注導致利率限制過多,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

高利率使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增加,並可能減少投資和抑制消費,而這兩者都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印度央行近兩年來一直維持利率不變,主要原因是通脹率不斷上升。

官方數據顯示,印度10月份的通脹率飆升至6.2%,突破了央行的目標上限(4%),創下14個月以來的新高。這主要是由佔消費價格籃子一半的食品價格推動的,例如,蔬菜價格在10月份上漲了40%以上。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食品價格上漲正在影響其他日常成本或核心通脹。

但是,僅靠高利率可能並不能完全解釋增長放緩的原因。「除非消費需求強勁,否則降低利率不會刺激經濟增長。只有當需求存在時,投資者才會借貸和投資,而現在的情況並非如此,」德里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的發展經濟學家希曼舒(Himanshu)說。

不過,即將離任的印度央行行長達斯(Shaktikanta Das)認為,印度的「增長故事仍然完好無損」,並補充說「通脹與增長之間的平衡已準備就緒」。

經濟學家指出,儘管零售信貸創下歷史新高,無擔保貸款也在增加——這表明人們即使在高利率的情況下也在借貸為消費提供資金,但城市需求卻在減弱。受益於良好的季風和較高的食品價格,農村需求成為一個亮點。

央行標誌
印度央行兩年來保持利率不變。 [Getty Images]

總部位於孟買的英迪拉·甘地發展研究所副教授森古普塔(Ms Sengupta)告訴BBC,印度經濟在「舊經濟和新經濟」表現分化的推動下,正以「雙速軌跡」運行,這一事實證明了當前的危機。

舊經濟由龐大的非正規部門組成,包括中小型工業、農業和傳統企業部門,這些部門仍在等待長期懸而未決的改革。

相比之下,由疫情之後的服務出口繁榮所定義的新經濟在2022-23年經歷了強勁增長。外包2.0是一個主要驅動力,印度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全球能力中心(GCC)樞紐,從事高端離岸服務工作。

根據咨詢公司德勤(Deloitte)的數據,目前全球50%以上的全球能力中心都設在印度。這些中心主要從事研發、工程設計和咨詢服務,創造了460億美元的收入,雇傭了多達200萬名高技能工人。

「全球能力中心的湧入刺激了城市消費,支持了對奢侈品、房地產和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的需求。在疫情後的2-2.5 年里,這推動了城市消費的激增。」森古普塔說,隨著全球能力中心的基本建成和消費模式的轉變,城市消費的上升勢頭正在減弱。

因此,在新經濟放緩的同時,舊經濟似乎缺乏增長的催化劑。私人投資至關重要,但如果沒有強勁的消費需求,企業就不會投資。沒有投資來創造就業機會和提高收入,消費需求就無法恢復。「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森古普塔說。

還有其他令人困惑的信號。印度的平均關稅已從2013-14年的5%上升到現在的17%,高於與美國貿易的亞洲同行。在全球價值鏈的世界里,出口商依賴從多個國家進口產品,高關稅使公司的商品貿易成本更高,使他們更難在全球市場上競爭。

汽車銷售在11月下降了14%。
汽車銷售在11月下降了14%。 [Getty Images]

經濟學家阿爾溫德·蘇布拉馬尼安(Arvind Subramanian)稱之為「故事的新轉折」。

儘管降低利率和增加流動性的呼聲日益高漲,但央行卻在通過拋售美元來支持盧比,從而收緊了流動性。自10月份以來,印度央行已從外匯儲備中拿出500億美元來保護盧比。

買家必須用盧比才能購買美元,這就減少了市場的流動性。通過干預措施維持盧比強勢,會使印度商品在全球市場上更加昂貴,從而降低競爭力,導致出口需求下降。

「央行為什麼要支撐盧比?這項政策對經濟和出口都不利。他們這樣做也許是為了觀感。他們不想顯示印度貨幣疲軟」,前政府經濟顧問蘇布拉馬尼安先生告訴BBC。

批評人士警告說,「誇大」印度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的說法阻礙了印度為促進投資、出口和創造就業而進行的必要改革。「我們仍然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我們的人均GDP不到 3000美元,而美國是86000美元。如果你說我們的增長速度比他們快,那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森古普塔說。

換句話說,印度需要更高的持續增長率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提高收入。

促進增長和消費在短期內並不容易。由於缺乏私人投資,希曼舒建議通過政府實施的就業計劃來提高工資,從而增加收入,刺激消費。森古普塔等人則主張降低關稅,吸引出口投資從中國轉向越南等國。

印度政府對印度的情況依然樂觀:銀行實力雄厚,外匯儲備充足,財政穩定,極端貧困人口減少。首席經濟顧問納吉斯瓦蘭(V Anantha Nageswaran)說,不應過度解讀最新的GDP數據。他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說:「我們不應該把嬰兒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因為基本的增長情況仍然完好無損。」

顯然,經濟增長的步伐還需要加快。這也是懷疑論揮之不去的原因。「沒有哪個國家像印度這樣雄心勃勃,卻長期不採取(適當的)措施來實現這一雄心。」森古普塔說:「與此同時,頭條新聞卻在談論印度時代和印度十年——我在等待這一切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