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措施克制」陸迎擊川普關稅 投行分析:為貿易談判製造籌碼
美國對大陸進口產品加徵關稅於4日正式生效,而大陸方面不甘示弱立即推出反制措施。港媒信報引述外電分析認為,北京反制舉措似乎頗為克制,料主要為貿易談判前掌握一些籌碼。
大陸官方對美國祭出四招反制:一是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徵10%關稅;二是將Calvin Klein的母公司美國PVH集團和美國基因測序公司因美納(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三是對谷歌(Google)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開展立案調查;四是對部分稀有金屬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然而,外界認為北京報復措施十分克制,甚至經過計算,以能源為例,制裁內容針對是其少量的美國進口能源。
路透報導,美國能源資訊署數據指出,去年前11個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原油數量年減52%,此外大陸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持續成長,去年進口總量幾乎是2018 年發電燃料進口量的兩倍,約佔中國購買量的5.4%。ICIS分析師 Alex Siow 表示,即使加上關稅,與現貨價格相比,透過長期合約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對中國買家來說仍然是經濟的作法。
大華繼顯稱,北京當局正設法在接近談判桌之前掌握一些討價還價的籌碼。一旦中美就貿易談判時間達成共識,市場就會將其視為另一個積極訊號,局勢應該會趨於穩定,但這需要一些時間,未來幾天仍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和噪音。
東亞銀行也認為,中方反制措施不會對中美兩國談判產生太大影響,這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情況一樣,這些反制舉措只是為了增加貿易談判的籌碼。
安本駐新加坡投資總監Xin-Yao Ng指出,就像大多數國家一樣,大陸官方總是會進行一些報復,因為政治上他們不能被視為順從。他認為,這些報復是經過衡量的。正如川普的10%關稅也比他最初承諾的60%更加謹慎。但貿易討論肯定將非常激烈,關稅威脅也將增多,並給大陸股市帶來一再壓力。
法國外貿銀行指出,相較加墨,美國和中國顯然更難就川普的經濟和政治要求達成一致。即使兩國能夠就一些問題達成共識,關稅亦可能被用作一種經常性的工具,這可能是今年市場波動的一個主要原因。同時,中國在關稅、出口管制和市場准入限制方面選擇更有針對性的方法,基本上是在展示其作為最大市場和生產國之一的實力。
更多udn報導
他感冒吃藥3天沒改善 醫聽到「關鍵4句話」喊:快急診
35歲來得及轉戰工程師?她想從0開始 過來人狂勸:末班車已過
DeepSeek紅什麼?黃仁勳身價暴跌!影響、爭議一文看懂
一眼封神!25歲香奈兒新寵 驚豔程度不輸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