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全齡日本牛解禁 消基會:仍有食安疑慮

衛福部食藥署4日預告,修訂「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擬開放日本全齡牛肉進口。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食藥署4日預告,修訂「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擬開放日本全齡牛肉進口。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食藥署擬開放全齡日本牛肉進口,專家表示,二○一三年日本就列為狂牛症風險可忽略國家,取消牛隻月齡進口限制,台灣將有更多和牛肉品可供選擇。不過消基會表示,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仍有食安疑慮,質疑是為了和日本簽署經濟夥伴協議,反對這次修正。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周晉澄表示,日本經歷狂牛症事件,從第一起案例爆發後,屠宰牛隻依規定皆需取出組織檢驗,釐清是否有狂牛症病原體。他認為,日本狂牛症風險控管狀況極佳。開放後唯一風險,需要關注是否有其他國家將具風險牛肉運往日本後,製作成肉骨粉等產品,再以產自日本的名義運輸到台灣。

感染狂牛症牛隻,大多發病時間在卅月齡左右,周表示,因此過去各項規定皆限制進口牛肉的屠宰年齡需在卅月齡以下。但據了解,日本屠宰的牛隻大多落在廿一月齡到卅七月齡,超過卅月齡以上才屠宰的牛隻品種,幾乎都是「日本和牛」。

周晉澄說明,日本和牛飼養品質高,成長速度慢,多在卅月齡以上才會屠宰,日本先前統計,全年牛隻屠宰年齡落在卅月齡以上,占整體屠宰量三分之一,換言之,日本三成左右的屠宰牛隻品種,都屬高經濟價值的和牛。若單純開放日本全齡牛肉輸台,台灣未來的和牛品項選擇會更多元。

對於食藥署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消基會表達「反對」。執行董事吳榮達指出,日本並未擺脫狂牛症陰影,質疑外交部正積極推動與日本簽署經濟夥伴協議(EPA),此次預告修正是否為外交犧牲國民健康?呼籲衛福部說明修正理由。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理事長張志名表示,這次擬開放日本全齡牛進口,可能是日本的狂牛症風險已經被證實可控,但仍會擔心種牛場的淘汰母牛參雜進來,仍要謹慎看待。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腦中塑膠微粒多到能做湯匙 專家籲少碰「1產品」
嫌學測個申麻煩考分科? 台大生勸世:一半都重考
55歲男擁1億嗆完上司爽退休 1年內竟被迫重返職場
女歌手到府「暗示性動作」色誘 人夫歌手1招擋掉

看更多相關新聞
恐怖蛋花湯!2人喝完30分鐘「言語不清、意識混亂」 中毒送醫
林口鵝肉店「8人吃完吐瀉」染諾羅 衛生局:食材沒完整覆蓋
手搖飲店愛用冰磚奶 生乳量打問號
台商進口蘇丹紅引爆食安風波 執行署75萬拍出廠房機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