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是「行人地獄」?志祺七七曝:曾掀「交通戰爭」討論

在台灣,不友善的交通環境一直為人詬病,還有外國人曾拍下一連串行人走路時的艱難狀況,讓台灣背負「行人地獄」的污名。不少人會拿鄰近國家日本的交通來比較,直言「台灣交通落後日本50年」。事實真是如此嗎?網紅志祺七七就表示,日本過去的交通狀況一度紊亂,曾經在一年內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經統計超越甲午戰爭中的總陣亡人數!

台灣被稱作「行人地獄」
台灣被稱作「行人地獄」

戰後的日本經濟開始慢慢復甦,汽車與用路人也日漸增加,交通也因此有了變化。當年東京街道上許多路口都沒有紅綠燈,所謂「神風計程車」幾乎是橫衝直撞、未遵守交通規則,在1970年,光是因為交通事故而身亡的人數高達 1.6萬人,超過一場甲午戰爭日軍的總死亡人數,也讓「交通戰爭」一詞被廣為討論。

日本在1970年的交通事故身亡人數
日本在1970年的交通事故身亡人數

第一次交通戰爭與改革

專家分析當時日本交通的問題,主要是「硬體設施不足」、「法規強制力不足」與「人民用路安全意識不足」三面向。當時大城市的許多道路因年久失修而不堪使用,行人也沒有人行道、天橋等設施可以安全走路;執法人力大大不足,無法取締過多的車輛違規,罰則也過輕;當年並沒有「行人優先」的概念,甚至交通意外造成幼童的高死亡數量,都是迫切的問題。

日本政府祭出改革,加強了基礎建設,尤其是快速道路、高速公路還有大眾運輸,目的在於「減少城市內的車流量」;也在城中推動「行人中心」的道路設計,大量增設人行道和天橋,也強化了重要路口的照明和交通號誌,《交通安全對策基本法》也是於此時誕生。

此外,他們還實施「駕照點數制度」、提升交通違規罰鍰嚇阻違規,並透過「教育」來改變用路觀念,讓交通安全正式納入學校課程,像宣導時,警察或是專業人士到學校「直接還原交通事故現場給學生看」!超震撼教育讓不少人說是「童年陰影」。

日本在交通安全中做宣導
日本在交通安全中做宣導

第二次交通戰爭

雖然過了20年,交通狀況改善不少,但1980年代又有新問題浮現。除了車輛依然過多、執法能量不足外,「違規停車」、「酒駕」問題更普遍,雖然行人死亡人數下降,但「汽車內人員死亡率」卻大幅增加,又以「年輕駕駛」及「高齡駕駛」兩族群的比例最高。

解決違停問題,日本增設停車場、引入科技執法,並頒布《車庫法》:要先有合法車庫才能購車!酒駕的部分則增重罰則,實施連坐法,不只罰開車的人,供酒的、供車的還有乘客全部都會受到連帶懲罰。

這些改革也是在50年間慢慢推行,才有良好的交通現況。過程中不乏因為經費不足、人民面對用路習慣改變的反彈,但政府靠著大量教育宣導「行人安全第一」,一步一步說服民眾「安全比方便更重要」。

當然,志祺也提到,台灣和日本的背景不太一樣,二戰後台灣的道路規劃有滿大部分效仿美國的「大車主義」或「大公路主義」,道路規劃以汽車為主;台灣地狹人稠,騎機車不管是找車位或移動都更加方便,也不像日本從很早期就非常重視鐵路和大眾運輸的規劃。儘管如此,還是有滿多政策的推動邏輯非常值得參考,不管是日本的「交通戰爭」,或是台灣的「行人地獄」,只要朝野國民開始重視問題並討論,相信會漸漸有根本性的改變。